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现象学以悬置、还原的方法在人类生活世界的现象中探寻事物的本质,走向事物本身,是一种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认识方法论.本体决定存在,存在先于本质.本体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认识本体才能走向事物本身.个体社会化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教育的本体.社会教育总是在对“事物本身”的守望与超越中前行.  相似文献   
2.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课程开发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课程创生取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课程资源和课程理论持续、主动地变革、建构和创新,以生成新课程。而良好的知识结构、课程意识、创生能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课程权力、教育评价支持等是实现课程创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联片教研是在城乡学校之间、强弱学校之间、特色与普通学校之间搭建起联动合作、资源共享、互助引领、协作互动、互补互利、共同提高的平台,是当前教育城乡统筹背景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制度和政策是联片教研有效运行的保障,健全的驱动机制包括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推进机制是联片教研有效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学生即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与课程的联系日益紧密。厘清学生与课程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使课程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形态。对学校教育的“神化”导致了学校教育功能的泛化,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加强社会教育建设、调整学校教育策略,是新时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及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本体论视角探寻教育本体,就是挖掘教育这种社会现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产生、开展以及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的依据,是教育活动的本体。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个性化。在现实社会教育活动中,缺乏社会力量"庇护"的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只能在个体社会化的夹缝中寻求生机。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共同体是由一群关注、研究教师教育,并志在做好教师教育的个体或组织,基于一定的行业或专业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亲密的、稳定的、志同道合的团体.从其本质上来讲,它是拥有精神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三重意蕴的结合体.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建构应做到:确立对话式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运作范式,构筑价值认同的共同体意识,确定务实的共同体实践内容,营造互动共生的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8.
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场所,而是一个关系网络。学校课程处于不同的关系网络中,有不同的场域。教材是物化的课程形式,教材场域是课程静态的存在方式;教学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场域是运作的课程存在的方式;经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师生个体的经验是经验课程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场域是社会实践者的行动空间,是有内含力量、有生气、有潜力的存在,其本质是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客观关系。学校改革行动是一个创造性的组织过程,学校改革空间是一个将行动者置身于决策性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场域。在此场域中,资本与权力交织,争斗与妥协共存,在场域结构不断调整中开展合作和构建共识。  相似文献   
10.
范式是某个事业群体所共同遵从的规则和工作模式。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换。新兴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出现与扩散能强烈塑造自身发展的环境,推动工作范式的转换,因此,新技术的使用,是导致工作范式转换的主要因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期刊编辑工作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以计算机为核心部件、以互联网为工作平台的期刊编辑工作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