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帮助他们打破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思维能力。而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的练习(包括课内与课外),为这种训练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用  相似文献   
2.
游戏不只是为了“戏”,在游戏中,也可以学到知识,发展思维。请你看下面这则组字游戏: “口”字加两画,分别组成三十个字,你能在15分钟内完成吗? 这既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游戏,又是一道知识训练题、思维训练题。拿到这道游戏题,起初你可能是“奋笔疾书”,想一个写一个,也许你写到十个字,就会陷入苦思冥想之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组合成较多的字呢?这就有个思维方法问题。其实,你先不必忙着去想组合成的字,不妨在游戏题的前提条件上作些思考:两画可能是两种基本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教育中,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所谓创造性,指的是“产生出符合某种目标或新的情景的解决问题的观念,或是创造出新的社会(或个人)价值的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格特征”。①它不仅包含着“创新”的智力因素,也包含着“创新”的人格素质。有人认为,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是教师指导下的,以教科书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②这种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造性的教学,称之为“创造教学”③。它是创造教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初中是我国现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终极阶段,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学生素质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都不能凭空进行,必须依附于学科的教学。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是什么,学科教学如何眼从于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总目标,就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并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意义、目标和要求作一初步探讨。一、语文对素质教育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 之 于(以) 名”结构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人们一般把它看作“动宾/补”的结构形式,而忽略了它在相同结构形式下的多义关系。试比较下面的例句:甲组 (1)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2)验之以事,合契如神。(《张衡》)乙组 (3)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4)宋襄公赐之以马二十乘。(《左传》)  相似文献   
6.
想象在人类生活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人甚至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把它当成“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有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任务。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天地。事实上,在这方面,语文教学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仅以作文教学为例,不少教师结合教材命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现汇集八  相似文献   
7.
结合禄丰县自1995年以来的教育装备实践进展现状,从优化教育装备管理与创新需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政策法规,开展教育督导和专项检查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健全完整的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河阳之北”教材(初中第三册)将“河阳”释为“黄河北岸”,并解释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若如此,则“河阳之北”意为“黄河北岸的北面”,似为不妥。查《辞源》,注为县名,春秋属晋地,故址在今河南孟县。为印证之,检出唐人杜甫《石壕吏》中诗句: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教材(初中第四册)及山东大学的《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均语译为“赶快到河阳去服役”,武汉大学《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将“河阳”注为“其地在黄河北岸,今在河南孟县”。由此看来,“河阳”为地名无  相似文献   
9.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话是很有见地的。本文想就语文考试命题如何体现“乐学”的精神谈三点看法。一、答题要具有选择性语文教学的内容繁杂,不象理科教材那样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工具性,同时又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语文教学中,打破传授固定教材的“法规”,把新知识(信息)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将有助于学生运用语文工具.从事实践活动,从而展现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增添教改的新活力,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当是第二渠道的重要“支流”.它对于落实“三个面向”,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时事,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新信息、新成就、新趋向,它具有社会性,带有时代感.在语文教学中,引进或加强时事教学,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