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七十年代,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次教学改革。这次改革从酝酿到提出初步设想,进行大辩论,直至最后通过,先后经历了九年时间。哈佛大学的历次教学改革,在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都起着先导的作用。这次改革也同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美国被称为“震动着全国的学术大厅”。哈佛大学这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两点:第一,不要只让学生了解事情的真象,而是要着重向学生教授观点、概念和思考方法,使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第二,改变原来撒手让学生自由选修课程的做法,取消原来开设的二千六百种课程中很大一部分泛泛的概况课程,另开八十到一百种新课程;对学生选修课程做了必要的限制;要求组成“首尾一致”的教学计划。这两点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所以,美国有人把这次改革报告——《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的报告》称为是“着力于智力的教育的全国性宣言”。这次改革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的说它的要求太松,有的说它的要求太紧,有的说它限制学生的学术自由,有的说它是“回到基础上去”。领导这次改革的罗索夫斯基则说:“这当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要比我们现在的好得多。”这份报告是两年前华中工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培刚教授向哈佛大学当时经济系主任柏金斯(Dwight Perkins)教授询问而由后者赠送的。张教授早年留学哈佛大学,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张教授将柏金斯教授赠送的这份报告提供我们翻译发表,特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