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正众所周知,非连续性本文区别于"连续性文本",它需要学生从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面对独具特点的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又该如何去探求、遵循其教学之道呢?下面笔者就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见解。第一重境界:入情入境始与亲——循"境"而"入"境,即教师在课堂伊始创设的情境。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相对叙事性强的"连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链接,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在课堂进行简单枯燥的口号式说教,而应探索在语文课堂情境下有效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避免“流于形式”的说教,让劳动与语文完美融合,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3.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以素养为导向的六大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为其一。它强调突破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中尝试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多学科协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以语文学科学习以及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为基础,在学科间的交叉、整合、渗透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话题一:跨学科学习主题的确立主持人(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倪鸣):跨学科学习打破了学科与学科间的边界,是一种以学科联动为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在2022年版课标中,有些任务群提示了具体的学习主题,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并没有主题提示,该如何确定主题,是一线教师深感困惑的话题之一。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蓉老师以江苏省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与区域实施”为导引,带领该区小语骨干团队致力于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研究,下面我们来听听她们的分享。  相似文献   
6.
“游园式”阶段性评价是现今广泛使用的评价手段,它围绕某一主题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评价情境,设计一系列与课程学习内容和能力、学段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相关的评价任务,以灵活的评价手段进行学习质量调研。它的设计分梳理目标框架、构建游园体系、充实测评题库、设计评价工具四步走,综合考量评价目标、游园情境、挑战任务、材料选择、评分量表等要素,从关注形式的现状走向内涵式一体化设计,探寻适合学生语文学习的阶段性评价样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