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固有特性,因此模糊化的数据也成为新闻语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精确数据而产生的模糊化数据具有经济性、保真性等特点,因此数据的模糊化就成为增强新闻时效性、保障新闻真实性的有效手段,并且也具备了修辞功能。从目前来看,数据的模糊化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数据有限精确、模糊词语、模糊化与模糊限制词的组合。本文拟通过描写模糊化数据在新闻语体中的表现形式,探寻其发挥修辞效果的运作机制,进而总结数据模糊化修饰新闻语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已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同时也对语文老师从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语文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不少语文老师也因此感到困惑或无奈,因为他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也想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来进行,但往往事与愿违,课堂上经常出现乱了方寸或局面失控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不少语文老师不知道在新形势下如何驾驭课堂,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固有特性,因此模糊化的数据也成为新闻语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精确数据而产生的模糊化数据具有经济性、保真性等特点,因此数据的模糊化就成为增强新闻时效性、保障新闻真实性的有效手段,并且也具备了修辞功能.从目前来看,数据的模糊化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数据有限精确、模糊词语、模糊化与模糊限制词的组合.本文拟通过描写模糊化数据在新闻语体中的表现形式,探寻其发挥修辞效果的运作机制,进而总结数据模糊化修饰新闻语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