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着力刻画的人物。历来教参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注重眼睛。如果从色彩描写的角度对这一形象进行分析,也不失是一种良好之法。 鲁迅在《祝福》中,曾先后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色彩。 她第一次来到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第二次又在鲁镇出现时,“她仍然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相似文献   
2.
《背影》与《散步》这两篇经典美文,如果单篇地看,前者重在表现“父子情深”,后者主要表现“老幼相乐”,但把两文所写内容链接起来,整体生发的艺术效应就非同一般了,它不仅强化了“父子情”、提升了“母子情”、彰显了“祖孙情”、凸现了“夫妻情”,扩大了作品的容量,而且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所经历的忧乐祸福、苦尽甘来的漫长过程,折射出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之间的时代风云变化.  相似文献   
3.
金线巧穿珠     
金线穿珠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方法。它是指用一条或几条自然而巧妙的线索,贯穿全文各个部分,或将有关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从而构成文章整体的谋篇技巧。主题是贯穿作品首尾的线。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说过:“用一根思想的红线穿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串。”  相似文献   
4.
细读文本,悉心感受《斑羚飞渡》中刚才发生的"惨烈的一幕",作者看似信手拈来的取譬设喻,实乃具有新异性的超常比喻,斑羚飞渡,"咩"声不绝于耳,作者把它喻之为"飞船"对接,"火箭"残壳,"断翅"鸟儿,或变换喻体,或远距设喻,或以虚喻实,加上彩虹横跨,赤橙黄绿,真是虚实相生,声响毕备,色彩纷呈,光影再现。所有这些,无不对人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5.
阿Q的"手"在小说中的描写是极其细致入微的。阿Q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而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其性格特征无不通过他的双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在平时的改卷当中,我们常发现有些作文写得不错,立意似乎也暗扣了主题,但文章就是不点主题或不点明话题,乍读过去给人主题不明的感觉,结果得分很低,确实可惜。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无巧不成书”,这个“巧”,就是指巧合。巧合作为一种创作技巧,它是使文学写作做到构思精巧的常用方法。根据民间传说编写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可以说,它正是运用巧合创作取胜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何时,我们且不去管它,但凡夫俗子与天仙美女成婚匹配,这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巧合,并且充满着神奇的怪诞色彩。  相似文献   
8.
《陌上桑》艺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上桑》是汉乐府诗歌百花园中一枝艳丽夺目的的奇葩。它所塑造的罗甫这一艺术形象,传颂干在下经形象这塑造,主要是通过叙述完整跌宕的情节,展示对比鲜明的性格、运用凝炼含蓄的语言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出师表》与《陈情表》分别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和西晋初年蜀汉旧臣李密的传世名作.前者旨在为国事尽忠,后者旨在为祖母尽孝,两表均是天下至性至情之文,虽然两位作者所处的乱世早已成为历史,但其作品所彰显出的“忠”“孝”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却超越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穿透时空,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10.
《出师表》与《陈情表》分别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和西晋初年蜀汉旧臣李密的传世名作.前者旨在为国事尽忠,后者旨在为祖母尽孝,两表均是天下至性至情之文,虽然两位作者所处的乱世早已成为历史,但其作品所彰显出的“忠”“孝”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却超越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穿透时空,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