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2.
试论刘勰的风格美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风格美是由独特的内容美(或内在美)与形式美(或外在美)的统一而呈现出来的、在风格上又富于千姿百态变化的美学表现形态。 艺术风格美是属于先天的,还是属于后天的?是属于主观的,还是属于客观的?对于这些美学理论问题,美学界还有争论:有的人说,艺术风格美是属于主观的,有的人说,艺术风格美是属于客观的,也有人说,艺术风格美是属于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赋、比、兴是我国先秦时期运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们在造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诠赋篇》和《比兴篇》里对于赋、比、兴进行了专题论述.本文就刘勰怎样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赋、比、兴理论,提出些粗浅的看法.一、赋、比、兴的渊源及魏晋前的发展概况赋、比、兴是前人归纳、总结《诗经》里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上古时期,六经是太师讲学的主要教材.六经包括《礼》、《乐》、《书》、《诗》、《易》、《春秋》;太师指教师.《周礼·春官宗伯·大师》里说:“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是从《诗经》里总结出来的诗的三种类型和三种手法.《周礼》亦称《周官》  相似文献   
4.
刘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虽然留下的文学作品不多,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在这部巨著中,它总结了自《诗经》、《楚辞》以来的历代创作经验,建立了系统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创作理论和美学理论。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美学史上是属于光辉的篇章,是传之不朽的名著。  相似文献   
5.
论皎然的境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皎然是中唐时期的诗僧,原名谢清昼,又称昼。他是谢灵运的十世孙。他主要活动于唐代大历、贞元时代,一生居住在吴兴的东溪草堂。他的著作有《杼山集》(即皎然集十卷)、《诗式》、《诗评》及《诗议》等等。他的诗歌理论是完整而系统的,包括境界说、风格说、情性说等三个大的层次。本文只就其中的境界说,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皎然的境界说,大致包括三个层次——缘境、取境、造境。现在分别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刘勰(约公元465—约523年),字彦和,梁东莞莒人(今山东莒县)。他的《文心雕龙》既总结了自《诗经》,《楚辞》以来历代的创作经验,又系统地建立了自成体系的批评理论,创作理论和美学理论。 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阐明刘勰的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