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秋天》一文是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诗歌具体地描写了秋天迷人和丰收的景象。最后写作者在明丽的秋阳下,捡一片秋叶珍藏,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留恋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品赏词句、说说练练,体会秋天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感悟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一、读准字音  相似文献   
2.
猜字谜     
1、给一半,留一半。2、要一半,扔一半。  相似文献   
3.
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的一种形式,它的后半部分,由原意的一个(组)字,引出并使用读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另一个(组)字,具有双关的作用。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相似文献   
4.
一天,唐伯虎和祝枝山一起来到姑苏城外的山里游玩,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5.
赵耀昌  一言 《阅读》2006,(3):30-3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它浅显易懂、风趣生动、寓意深刻,大多富有讽刺和幽默的含义。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面,后半部分像谜底,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个停顿间歇。一般只说前半句,后半句(本意)则省去,让读和听自己去体会,故称“歇后语”。学一点歇后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积累.运用得当还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巨著的代价     
在中外历史上,一些名人、学者写出了一部部巨著,这些著作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倾诉了人生的遭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在写这些著作时,花费了许多精力,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写作中,他们都非常严肃认真,可谓字字皆心血。  相似文献   
7.
画谜     
根据下面图意,请你各猜出一条歇后语来《画谜》答案.- 门)钢刀对生铁一 (n裔山上滚石头- 6)钥里剖西瓜一一硬碰硬——永不回头一滴水不漏 — …  相似文献   
8.
举人对翰林     
明代有位姓闵的举人文才出众,擅长吟诗作对,方圆十里都知道他学识渊博,人们经常请他写对联。一次,闵举人写了一篇文章,送给一位姓吴的翰林看。吴翰林读了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明代,江南出了个神童,叫王汝玉,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饱读诗书,积累了不少知识,加上他聪颖伶俐,会吟诗作对,小小年纪就有名气了。一个雪后初晴的日  相似文献   
10.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据说他小时候聪明好学,5岁时能背五经,谈诗论文,对答如流。在上私塾时,他便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得塾师的赞赏。一次,私塾里来了一位塾师的好朋友。他学识渊博,诗文写得好,听说黄庭坚的文才出众,心想,小小年纪就出了名,今天来考考他的才学。于是,他把黄庭坚叫到跟前,见他生得机灵,便吟道:口止日足,千里日重,劳踵造府,足重足重联语奇巧,把"足"拆为"口"、"止"二字,"重"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