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情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知。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促进教学效果呢?笔者谈以下几点。一、以情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其情感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们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例如,在绪论课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古代及现代动植物资源,重点介绍一些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认真和执着。例如,介绍达尔文通过长达五年的环球旅行和十七年的整理材料、构思、修改后发表了巨著《物种起源》。又如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2.
赵芝翠 《甘肃教育》2005,(12):56-56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而思维是对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任何生物课题的提出和研究,都离不开对生物本身的观察和思考。那么,面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如何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让生物学知识渗透校园各角落,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意义,以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