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改革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终结性评价这种形式在各类评价形式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它是考查学生单元或学期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应用。设计说明:本试卷从涵盖知识面来说,比较广,从范围来看,也比较全,能够做到在考查学生能力时体现深度,尽量使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不拉太大。为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试题设计上,本试卷力求体现出难易相当,深浅适中,开放性与标准性相结合的特点。(注:毕业年级所用教材为教科版五年制“注·提”实验教材。)第一部分知识窗口一、根据音节写出词语。zhìxù…  相似文献   
2.
听了赵云霞老师的课及教学反思之后,我仅就学习方式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学知识正以几何级数递增。因此,人们把21世纪定格为终身学习的世纪。由此形成了这样的理念: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掌握知识。所以,我们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转变传统的学生被动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教材第二册第25课。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通过春风与菱角、蒲公英与落花生的对话,赞美了种子的美好理想。课文十分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童趣盎然、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创造力;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自信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察到他们灵气的闪现、思维的延伸、想像的拓展、情感的奔涌、美感的熏陶、个性的张扬、思维的升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