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外来词音节词素化是指从外来词中分化出来的某些音节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从而获得词素资格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求简心理和经济原则的需要,也是汉语特点和构词规律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车录彬 《历史档案》2012,(1):120-121
《晏子春秋》(以下简称《晏子》)作为一部先秦时期重要子书,对其成书年代、文本源流等问题学界都存在不同意见。银雀山汉墓竹简本《晏子》的出土,为我们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一、竹简本《晏子》的年代学价值竹简本《晏子》1972年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武帝初年的墓葬里,全本共十六章,散见于今本八篇的十八章中,各章无章题,均另简提头书写,除第十五章外,起始处均以"·"号标识,各章文句大多与今本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零称呼是一种特殊的省略称呼的面称方式,运用恰当就显得自然、亲近,拉近交际双方的关系,而运用不当容易让人觉得不礼貌,产生反感。零称呼的语用效果受到对话双方的权势差别、熟识程度、对话场合的正式程度以及听话人的确定性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车录彬 《编辑之友》2011,(2):94-95,100
"果然""果不然"是现代汉语中两个比较常见的表达料定语气的词语,它们在形式与意义上是不对称的——"果不然"含有一个"不"字,但它与"果然"的意义却基本相同。例如:(1)我即刻就知道了,一定是消息不好:果然,她说"糟了!"(马宁《处女地》)(2)有人说他捡了个"肥差"。果不然,椅子还没坐热,请柬雪片似飞来。(《人民日报》1995.9.21)这两例中的"果然""果不然"完全可以互换。但二者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要造出这两个词语?如果不是的话,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详细考察了  相似文献   
5.
车录彬  陈欢 《军事记者》2006,(12):27-28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时代,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传媒影响力的增大,新闻语言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也越来越大。作为一门研究新闻语言的新兴学科,新闻语言学着力于研究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语言的使用状况、特点、规律和实际效用。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新闻语言学交叉学科的特点,其发展受到了语言学、传播学和新闻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因此,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可以从这三门学科的视角来关照,探寻它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一、从语言学的视角看语言学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之分,新闻语言学归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汉语外来词音节词素化现象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音节词素化是指从外来词中分化出来的某些音节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从而获得词素资格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求简心理和经济原则的需要,也是汉语特点和构词规律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车录彬  陈欢 《现代语文》2007,(12):18-18
美国政论家李普曼曾提出著名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的事物只能通过新闻媒介去了解,于是媒介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知可感并好像也能亲身体验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语言素质是新闻人才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应得到重视和培养。提升新闻学类专业大学生语言素质的途径包括:多开设一些语言文字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语言文字实践机会,重视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建立科学完善的语言素质培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