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充分占资料的基础上,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对汉语"人"部字的研究概况做了相关介绍与评述,并指出"人"部字还留有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以"人(亻)"作为构字部件的单音节词的梳理,分析了"人"部字单音节词的语义范畴及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个地方的命名总是有理据的,要么反映了该地的自然地貌特征,要么反映了该地的人文历史文化。山水园林构成了重庆独特的自然风貌;而重庆悠久的历史积淀,又赋予了重庆深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形成了重庆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这些特点在重庆城市的命名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西方人文科学整体思维的方向整合,促进了各学科的趋同与渗透;现代汉语语言研究与文化思想研究的紧密结合,辩证统一了现代汉语观"同"与"异"的两极。现代汉语从"语言资源"向"语言使用"的拓展,促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心桥"。发展推动了现代汉语观的变革,变革拓展了现代汉语科学发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和核心价值观。"信"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包含着丰富的隐喻认知。  相似文献   
6.
云南温泉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由于开发的时代不同,民族习惯不同,文化背景及温泉的温度、处所等不同,名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称谓.这些称谓也反映出古今用语的差异,以及雅与俗、洋与中、生活用语与专业术语、少数民族与汉族语言文化的交融与共存,反映了云南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及地理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汉语"人"部双音节单纯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目的在于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在微观上探讨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包含在"人"作为构词语素的双音节合成词中的隐喻认知分析,揭示出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其中隐喻的大量存在足以说明隐喻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马"及含"马"的词语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是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来实现的。通过隐喻认知,"马"实现了从动物本义向其他词义的扩展和转移,而这些隐喻认知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马"的文化内涵正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也证明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仿拟在新时期表现得异常活跃。而在时代文化的推动下,仿拟的幽默讽刺、简洁凝炼、对比强调、新颖别致的功能效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