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以日本教育工学会划分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十大领域为研究领域分类参照,以质化、量化以及是否实证为研究方法分类依据,以是否关注学习系统中的"人"为研究对象划分依据,对比分析了近年日本教育工学和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提出了三点思考,即要突出教育技术学的方法属性,淡化领域属性;教育技术学研究要进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差异;教育技术研究要以"人"为中心,以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为根本。  相似文献   
2.
3.
基于"十三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调研、本研究团队近三年开展的区域调研数据和国际比较数据,本研究发现,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应用不充分、政策不落地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优质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的基础研究.为了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建议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作出如下调整:理念上从深度融合转为育人为本、导向上从应用驱动转为改善学习、机制上从独立运作转为协同创新、方略上从各自实践转为研究先行、政策上从以点带面转为依据标准.  相似文献   
4.
CTCL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的提出,是对“中国教育技术学派”创立的一种大胆追求与勇敢尝试。文中关于CTCL的基本命题是在重新审视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考量近年来在学习领域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我们对学习的认识基础是:学习者处在学习生态系统中心,学习是信息向知识转化的过程,学习反馈是学习系统动态平衡的前提条件。由此,CTCL范式下的基本命题由学习的要素、过程、资源、方式、价值和目标等几个主要维度构成,其研究应用围绕着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并例举。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反思,尤其是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对学习者缺乏深层次关注的反思,结合教育技术学自身的属性,尝试提出"在文化视野下将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者相统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范式——CTCL。首先对CTCL的基本构想进行了描述,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能够体现这一研究范式的相关研究领域,即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科学习心理、多媒体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教育神经科学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在CTCL研究范式下进行的"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学习的偏差认知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构建日美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谱系图基础上,分析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的特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该文首先从时间维度对日本和美国的概念转变策略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以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CTCL的构成要素"学习者"(Learner)、"技术"(Technology)、"学习内容"(Content)、"文化"(Culture)作为要素维度对梳理内容进行了解析,构建了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谱系图。通过研究发现:两国概念转变策略研究具有从认知理论发展到学习生态系统思想,由"知识学习"向"知识建构"转变以及技术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反思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应走向CTCL研究新范式,技术的使用要考虑与其他要素的契合性,才能有利于学习生态圈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