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音乐蕴涵着"仁"、"和"的要素,将乐音之和推及到整个社会宇宙,能使整个社会宇宙得到和谐化的发展,使人类仁道相处。音乐通过艺术的感化影响人们的心灵,可以移风易俗、善民心,最终促成人格的完美实现。从"仁"与"乐"的关系、"和"与"乐"的关系,分析了孔子的"成于乐"的艺术观及其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2.
临清时调是明清时期借助京杭运河南北交融所形成的独特的地方音乐曲种,是山东西北部以临清为中心,沿运河一带流行的俗曲小唱的总称。关于临清时调的相关论文、论述资料很有限,更何况是关于很难考究其产生脉络的研究。同时,对于临清时调大家常关注其周遭环境(京杭大运河)的影响,而很少从音乐传播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去探究它。本文试以一位音乐学者的眼光,从临清时调音乐土壤的角度,来阐释,临清时调产生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音乐蕴涵着“仁”、“和”的要素,将乐音之和推及到整个社会宇宙,能使整个社会宇宙得到和谐化的发展,使人类仁道相处。音乐通过艺术的感化影响人们的心灵,可以移风易俗、善民心,最终促成人格的完美实现。从“仁”与“乐”的关系、“和”与“乐”的关系,分析了孔子的“成于乐”的艺术观及其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