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当前高考复习面临着“形式新、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困难与压力,靠“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增课时”的旧方法,只能造成师生身心疲惫,结果适得其反,是行不通的。总结几年来高考复习的经验教训,直面风风火火走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高三政治课复习教学,为了学生的发展,继承传统教学中注重基础、培养能力、温故知新的复习方法,摈弃陈旧落后的“填鸭式”、“一言堂”及以教代学、以练代讲、题海战术等方法,讲究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必须在“三点”上下功夫,即要明确高三政治复习课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并已融入到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接纳新媒体技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与时俱进,开放延伸,利用网络中健康文明的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整合教学资源,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进而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  相似文献   
3.
4.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相似文献   
5.
先进而科学的学校文化是引领学校发展必备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因素,是形成特定学校质量的土壤。所谓学校“质量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指关于学校变革及发展方面的质量追求和质量品性.体现着学校变革及发展的个性,它是在学校一般文化基础上发展提升的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关于质量的价值取向、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可能面临多个矛盾,要追本溯源,明确《读本》与原著原文之间的关系;登高望远,明确《读本》与教育首要问题之间的关系;左提右挈,明确《读本》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必须实现从课程目标向教学目标转化、从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从教材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关注新时代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方法的吸引力,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堂观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向学生,对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下合作探究式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政治课网络环境下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从兴趣激发,强化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倡导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实现目标达成等方面实施。教学中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共性和个性的差异;发挥主体和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这种精神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是支撑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