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石头、星星、水、风、镜子、玫瑰、火车这几个意象贯穿了阿毛整个创作过程。这些意象不仅表现出原型意义,还被诗人赋予了现代性,它们一起指向生命的源头及对自我的认识,与此同时,意象的变奏也揭示出阿毛前后期诗风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无名氏小说置于中国现代文学整体背景下,从孤独情结、生命感伤、死亡感悟、宗教关怀等方面对其受东方古典哲学以及西方文艺思潮影响的思想底蕴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站在“70后”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前沿,从表现形式的层面到具体文本内容,讨论“70后”作家群的创作中所呈现的多元文化景观。通过对其文本所体现的自由、创造、真实、美的独立的精神世界做了深入的剖析,进而反思“70后”作家的创作缺陷,探讨重塑“70后”作家可能性,勾画当代文坛的创作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站在“70后”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前沿,从表现形式的层面到具体本内容,讨论“70后”作家群的创作中所呈现的多元化景观。通过对其本所体现的自由、创造、真实、美的独立的精神世界做了深入的剖析,进而反思“70后”作家的创作缺陷,探讨重塑“70后”作家可能性,勾画当代坛的创作前景。  相似文献   
5.
班会活动背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攀比之风盛行,这种攀比心理在小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健康积极的攀比能激发学生敢于挑战,积极竞争,也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奋发向上;不良的攀比会  相似文献   
6.
连敏 《小学语文》2008,(7):12-1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无达诂”等表述都说明每一首诗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但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切入点,就能更有效地解读诗歌,并且有独到的发现。本文拟从诗歌的意境、意象、语言、想象等几个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谈谈如何对诗歌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7.
本将无名氏小说置于中国现代学整体背景下,从孤独情结、生命感伤、死亡感悟、宗教关怀等方面对其受东方古典哲学以及西方艺思潮影响的思想底蕴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8.
求学的日子     
求学的日子是父亲手中的铁耙沿柄端淌下的是汗水在齿尖冒出的是新芽求学的日子是母亲纳鞋底的绳麻锥进去的是股股酸涩编出来的是美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