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自编由行为维度、情绪维度、基底维度、成就感维度四个维度组成的《体育院系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就所编制的量表对福建省7所体育院系10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体育院系大学生成就感维度的倦怠程度最为严重,福建省体育院系社体专业学习倦怠现状比体教专业较为严重。学习倦怠四个维度对不同年级的多重比较中,年级越低,情绪倦怠程度越严重;年级越高,行为倦怠程度越严重;随着年级的增高,成就感倦怠程度有所增加;基底维度的倦怠程度取决于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的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为依据,对泉州台商投资区体育场地的数量、规模、投资等主要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区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个数高于泉州平均水平达到20.21个;人均场地面积略高于泉州平均水平达到1.53 m2;人均场地投资为224元大大低于泉州市平均水平;财政拨款只占拨款总额的23.47%.台商投资区应进一步提高体育场地质量、不断加大体育场地的投资力度、兴建更多个性化的体育场地以及平衡各个乡镇在体育场地建设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体育学科应加大对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力度,提升大学生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使其成为健康、合格的时代新人,该文探究了课程思政建设下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意义、培育框架体系、培育践行路向.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下的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意义显著,可以有效推进体育课程实现“五育融合”、突破大学生不容乐观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构建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框架体系,提出“六维联动”培育践行路向:校园体育文化孕育体育情感;人才培养方案导引体育品格;课程标准领航运动能力;体育教材优化健康知识;体育教师激发运动习惯;体育教学方法催化健康行.打造全方位体育学科科学素养育人体系,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