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高一物理波的叠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宽阔的平静水面上,同时扔两颗石子,激起水波。已知两落水点A、B相距为4λ,(λ为波长),则水面上能产生不连续振动加强线有多少条?在A、B外垂直于AB直线MN上,振动的加强点有多少个?对于此题,学生不易  相似文献   
2.
李铁  邓一军 《物理教师》2000,(10):28-29
三棱镜是基本光学元件之一,由于中学物理中没有对其规律作定量的研究,因而其诸多定性规律,师生认识比较混乱,甚至存在着错误.笔者将多年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借助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了探究,现摘录如下,供同行借鉴,其中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3.
2009年,泸溪县瓦乡苗族跳香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其泸溪县跳香祭仪反映了当下跳香祭仪音乐文化形态的现状。从音乐及表演上看,其唱词、唱腔、伴奏乐器和音乐表演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感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动.心理学认为、观察是获得知觉的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选择、能动地对客观事物的某些过程或现象所作出的系统和细致的考察心理过程、一般说来.好的观察品质应具有以下特征:(1)有好奇性:敏锐性和细微性.(2)有理解性:能分出部分及整体,时间上的先后.然后进行有选择的重点观察.(3)有目的性:有计划,有目的地.由定性到定量的再创造的特性.要使学生的观察具备以上特征,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有步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认为,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行为,因此它也是一种包含积极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只有观察能力强的人才善于观察,才能完整、细致、迅速地观察到事物的特征;才能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观察到不平常的结果;才能敏捷地抓住偶然发现的客观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有敏捷的观察能力。肩负着面向未来重任的当前中学教育,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这一素质的培养,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来看,物理学科的实验性为观察力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学科优势,强化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来培养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