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是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是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院校2010、2011和2012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UPI显示最近三年一类学生的比例大约占总学生数的10%左右,对这类学生需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SCL-90结果显示,占10-14%的学生总分显示出阳性症状,得分最高三个因子分别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此,有必要对入学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一年级工科生和艺术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艺术教育可以促进高职生学习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爱心,对于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采用心海大学生危机干预系统大学生入学普查问卷,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新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提示:抑郁情绪明显的学生占4%,有潜在自杀风险的学生占5.7%,入学新生总体心理状况普遍较好,但仍需重点关注前两类学生.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通过调查发现,工科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最希望通过学校心理辅导,达到提升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竞争的效果;学生更趋向于选择上心理健康课和咨询室的心理辅导方式;学生期望中理想的心理辅导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亲和力。这对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疗法从个体不合理认知入手,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目的,该方法在心理咨询治疗中效果非常显著。深入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对其应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相比,更注重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种观点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并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情境中的重要因素,优良的校园情境不单包括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等物质条件,更重要的还是指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人文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分析信息化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成因加以阐述,并最终围绕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做到实时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深入挖掘先进教育技术,力求信息化新媒体技术下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学习倦怠问题是高职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业情绪等问题对高职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对高职院校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高职生在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等方面的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