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静  邓光 《内江科技》2006,27(8):77
针对非线性第三类边值问题用试射法给出其数值方法,通过对数值解的分析和与精确解的比较,说明该方法是求解非线性一般两点边值问题的有效方法,编制了matlab程序,并用实例验证所编写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以能力为本位,基本要求是按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本途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准确把握专业建设的内涵是高职专业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区域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专业规模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适应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的高职教育专业发展,首先要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策略;其次,要重视高职院校专业设王与规模的区域调研,形成差异化的区域性优势.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推迟就业、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性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与此发展不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结构这一"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如何认识和解决好生师比例、知识结构、专兼职比例、职务结构及年龄结构等师资建设问题,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试论《数学应用技术》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光  刘长太  徐静 《内江科技》2006,27(7):34-35
针对当前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通过与能力本位教育、案例教学法、大工程教育观等现代人才培养理念的比较,文章提出了构建一种集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手段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数学应用技术”课程,并就“数学应用技术”的含义、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课程设计作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学理论视域下的"专业"是学业门类、是教育的基本单位、是课程的组织形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专业"涵义以专业的设置主体、划分依据、培养目标和组织形式为基本内容,其特征是以职业岗位划分为依据、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或行业发展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为形式的教与学的活动。专业设置、专业评价与专业管理是当前高职教育专业领域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素质教育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凝练人才培养特色的切入点,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定位,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邓光  曹雨平 《职教通讯》2012,(18):15-18
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的改革思路下,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建设方案,并进一步探讨了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问题。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定位,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建议推广的砌块房屋的抗震性能及其概念设计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此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中课程考核评价出现的问题,探讨校企合作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并提出相应的考核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