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鲁迅和郭沫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方面提倡婚恋自由,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践行传统婚姻模式。本文以鲁迅、郭沫若面对婚恋时的言行矛盾为切入点,在对深层原因的分析中,揭示五四时期婚恋自由观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说明:1816年,玻利瓦尔在海地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了有各国革命者参加的远征军,在委内瑞拉登陆。1821年,玻利瓦尔又从哥伦比亚回师委内瑞拉,在卡拉博博战役(1821年6月24日)中,彻底粉碎了委内瑞拉境内的西班牙殖民军,重新解放了加拉加斯。玻利瓦尔1821年的这条进军路线由于图面拥挤没有表示出来。 1821年玻利瓦尔派部将苏克雷进攻基多,解放了厄瓜多尔。1823——1825年苏克雷进军上秘鲁,一直打到拉巴斯,  相似文献   
3.
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一课里,在叙述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及后来的情况时,正式本重新归纳内容分了段落。这是为什么? 答:正式本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三段,即:一段讲铁木真统一蒙古和蒙古汗国的建立及其作用;一段讲蒙古汗国的对外扩张;一段专讲蒙古灭金和对南宋的战争。这样分段,不仅脉络清晰,而且把不同性质的内容分开来讲,更容易讲清楚,学生也易于接受。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这对蒙古族的发展是个巨大的贡献,值得肯定。蒙古汗国的对外扩张,给亚洲、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无论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在蒙古族历史上,都是应当否定的。至于蒙古灭金和发动对南宋的战争,这是我国内部各民族的争端,同蒙古的对外扩张,性质完全不同,所以应当分开来讲。  相似文献   
4.
非洲的探险和瓜分图说明1.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许多探险家纷纷到非洲内陆探险.其中最突出者为利文斯敦和斯坦利.这种探险对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但其结果则为欧洲殖民国家瓜分非洲开辟了道路.2.十九世纪晚期,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欧洲殖民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在1885年,欧洲殖民列强仅仅占有非洲边缘地带,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非洲已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3.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战略是通过贝专纳兰向北,并从苏丹向南推进,建立起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的领土带;法国则  相似文献   
5.
宋代词人惜春、伤春,进而至于怨春、恨春,这种对季节的情感体验模式透析出宋人对人生如梦、韶华易逝的生命形态有一种更加清醒的死亡意识,体现了特定社会下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说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败,『东方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大问题.企图瓜分『遗产』的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和干涉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使巴尔干地区的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一八七七——一八七八年俄土战争后,沙俄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大增.在柏林会议上,英、奥、德迫使俄国接受了柏林会议对圣斯特法诺和约的重大修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使巴尔干半岛各民族摆脱了土耳其的封建统治.但由于巴尔干各君主国政府的扩张政策和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很快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民族解放运动.两地人民要求摆脱奥匈的统治并与塞尔维亚合并,这就必然引起奥塞之间的冲突,进而导致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冲突巴尔干成为随时可能引起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相似文献   
7.
说明:本图着重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除西线和东线以外的其它战场形势。为了支援塞尔维亚军队,英法军从1915年10月起陆续在萨洛尼卡登陆,开辟了萨洛尼卡战线。意大利对奥匈宣战后,将主力布署于伊松佐河一线,连续进攻,未获重大战果。1916年5月,奥匈在特兰提诺发动进攻,攻入意境。次年10月,德奥军队发动卡波雷托战役。意军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8.
问:《小学课本历史》上册由试用本改为正式本以后,在课题内容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动和增删? 答:首先是把试用本上原附在课文之后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移到了课文的最前边。《小学课本历史》上册,大部分是中匡古代历史的内容。中国古代历史从奴隶社会开始,建立了一个个王朝,每个王朝的名称大都不同。为了让学生记住朝代的先后顺序,在前一次修改试用本时,增加了这首朝代歌。这次修改为正式本时,考虑到小学历史课本的内容,一般只讲一人一事,学生缺乏时间概念,容易把人和事的时代混淆,就把朝代歌移到了课文的最前边。学生学了朝代歌,弄清了朝代的先后顺序,有助于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教师讲解夏朝以后的课文时,可在讲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复习历史朝代歌,然后向学生指明  相似文献   
9.
问:《芦沟桥事变》一课,作了很大的改动,这是为什么? 答:正式本《芦沟桥事变》作了较大的改动,主要是三处。第一、加强了对芦沟桥事变七月七日那天的抗战爱国行动本身的叙述。新课本对芦沟桥事变的起因,作了较详的说明,通过具体史实,说朋芦沟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挑起的,中国守军愤而起来抗战,是正义的行为,是受到全国全世界人民支持拥护的爱国行动。修改后的课本还对芦沟桥抗战的具体情节作了适当补充,描写了天雨、河水澎湃、目的为加强这次抗战的悲壮气氛,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图热情。第二,在叙述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援芦沟桥爱国将士的  相似文献   
10.
刘勰以兴情为检验中国抒情性作品的主要尺度,对《诗经》以至汉魏的文学传统进行了深入的审视,从而得出抒情性艺术退化的观念。这一判断契合艺术的发展脉络,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在工业化和商业逻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毛孔的现实境遇里,抒情性艺术已经走到了绝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