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见”表达“你”“我”“他”“她”“它”等指代意义时是什么词?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2010年第9期《语文学习》“语言”栏目刊发的姜燕萍老师的文章《“相”“见”是什么词》讨论了这个问题。[1]姜老师认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一般应具备以下语法功能:能做作词宾语——否定句中前置的宾语,肯定句中置于动词后的宾语;能作主语;能作定语”,而“相”“见”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不能看作代词,而应看作副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受“淡化语法教学”观念的影响,中学语法教学内容一删再删,教学极不正常,学生语法知识极为欠缺,初高中语法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衔接,影响了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2010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度关注"刊发了潘新和、郑秉成先生谈"作文教学教什么"的文章:<从失真回归到仿真--写作教学内容辨正>(以下简称<回归>).  相似文献   
4.
现在,中学语法教学已淡化到近乎取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人认为:汉语语法不符合汉语特点;汉语语法形式由意义决定;汉语语法对培养读写能力作用不大:语教学低效的根源是强化了语法教学……这些观点,经常见诸各种语教学刊物。笔不揣浅陋,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客观题对思维的深刻性、精确性要求较高。主观题对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在现代文阅读高考试题中,科技文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文学作品以主观题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要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即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复句类型。这个课程标准同时又指出:语法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据我们观察,近年来高考试题又都涉及语法,只是不考概念而考应用。在这样的又要教又不考,初中不考高中考的教学大环境中,语法教学该怎样进行确是一个新的难点,应当引起教师、教材编写者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搞教研的体会贵州/邓木辉书,我教了十几年,然而,搞教研却是最近几年的事。以前,总觉得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是教育专家的事,自己不敢搞也不想搞。1994年,黔南州教研室搞了个中青年教师论文竞赛,我勉为其难,写了篇《从两道题看中学新语法教学》,获得...  相似文献   
8.
日前.全州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在我校举行。所上的课文有高一第一册(人教版,下同)的《胡同文化》《我有一个梦想》《劝学》《烛之武退秦师》,高二第三册的《故都的秋》《灯下漫笔》《泪珠与珍珠》《我为什么而活着》《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每位参赛教师大约有两星期的准备时间.准备得较充分。  相似文献   
9.
对浮华文风,很多人深恶痛绝,许多语文教学刊物都曾开辟专题进行讨论,从各个方面揭示了浮华文风的形成原因.对此,<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期的"深度关注"又以专题形式,刊发了王俊鸣老师的<"三股文"的兴起与作文教学的导向>及管然荣、任海霞老师的<经世致用文为时为事著--当前考场浮华文风探源>,对浮华文风进行了猛烈批评,对形成原因予以深刻揭示.读后颇有共鸣,忍不住也要说几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