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终身学习及发展已经成为主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视域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运用差异化原则,重视与真实世界的联结互动,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环境,激发内在阅读动机,有效发展阅读素养,实现阅读教学指向“素养导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品,因其特定的文学内涵,深刻的思想主题,广泛的社会影响,历年来一直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条歌诀教学法,对帮助学生记忆,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在表现体现在对阅读文本的阅读教学,阅读文本的呈现形式表现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会更多的关注文质优美的文学文本,而边缘化非文学类文本。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完整的教学场,非文学类文本不仅要走进语文教师的教学视域,而且还应该有适合的教学路径,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体现出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怎样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实行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新时期赋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题,本文从农村学校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留守儿童语文教学,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核心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教学评价"是新时代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的热门话题,可是现实教学评价中仍有很多教师未能充分掌握其理念.通过解说"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教学评价"理念和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教学评价"的一些建议,由此启发教师思考如何改善日常的教学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意识的引导十分关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要求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二者的融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创新使用过程中,通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四个实施路径进行,实现劳动教育的情感、美育、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