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大学生人文素养低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文章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应充满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作用是无形、全方位、深刻、久远的,甚至终身的,并指出大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作用主要从爱心、关怀、理解、宽容,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学高”、“身正”、行为示范以及爱岗、敬业、执着追求这几方面来展现。  相似文献   
3.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个万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这个人很坏,他是地主兼官僚资产阶级”①。理论界多年来对这个反面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外乎评述其大坏蛋的暴戾专横,冷酷伪善的阶级特性,尤其是对他与鲁侍萍的感情纠葛中表现出来的复杂,也多从虚伪、假道德的角度去把握它,这就有将周朴园性格特点简单化处理的嫌疑。甚而有的人将周朴园与侍萍相认赎罪的情节视为作者而思想缺陷而撰出的败笔。窃以为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感情纠葛上,既有绝情伪善之一面——即年青时弃情断义,年老时图谋维护“最圆满、最有秩序家庭”名声、“社会…  相似文献   
4.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大学语文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人丈素质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实施创设和谐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革新考试内容,创建人文化的语文考试形式及评价机制等人文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