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培养基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品种灵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灵芝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种扩制过程中,综合培养基Ⅱ中菌比例生长最好;在原种制作过程中,玉米粒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较麦粒、木屑培养基好;在栽培种制作过程中,培养基Ⅲ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品种中南韩灵芝菌丝的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2.
几种豆科牧草植物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诱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鹰嘴紫云英 (Astrogaluscicer)、苜蓿 (Medicagosatira)、红豆草 (Onobrychisuiciaefolia)、甘肃棘豆 (Osytropisransuensis)、红三叶草 (Trifoliumpratense)、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胡卢巴 (Trigonelletibetana)和扁蓿豆 (Trigonellaruthenica)八种豆科植物的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诱导 .不同种类的外植体在UN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 ,均获得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继代采用MS 2 4_D 0 5mg L 6_BA0 5mg/L培养基 .分化采用两种培养方式 :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 .分化的愈伤组织进行组织学切片 ,观察胚的发生 .苜蓿、红豆草、扁蓿豆的愈伤组织经诱导分化出胚状体 .  相似文献   
3.
对猪苓[Grifola umbellata(Pets.ex Fr.)Pilat]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猪苓母种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100g,蔗糖lO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25g,维生素B1 5mg,琼脂9g。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入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分析了传统微生物实验教学的不足,就微生物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实验课与课程实习和第二课堂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不断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葡萄糖和蛋白胨对猪苓(Polyporus umbellate)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苓F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2.0%和0.3%;猪苓Z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1.0%和0.4%;猪苓L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2.5%和0.3%。  相似文献   
6.
生物表型进化与分子进化的联系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物种的系统演化中 ,自然选择学说和分子进化学说分别着眼于表型层次和分子层次的进化机制 ,自然选择学说从群体水平上阐明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而中性学说则揭示了生物在分子水平的进化不同于表型水平的进化 .笔者旨在阐述生物表型适应进化与分子中性进化在不同层次上所揭示的生物进化的机制和规律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