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忆沩的《物理老师》(短篇)是本期《花城》最有味道的小说,简短而能委婉,平静而生波澜,让人甚至舍不得一口气读完——这一则是想停下来回味;一方面也是害怕,怕小说的结尾不好。如今有才华写好开头的人尚有不少,有耐心写好结尾的总是寥寥。所喜结尾也不错。  相似文献   
2.
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商业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梳理了学批评中几个常用术语的语义范围,在学史的宏观视野内界定了广义通俗学的内涵和外延,并辨析了这几个术语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范畴:写作学、传播学、经济学。作认为,只有对术语进行清晰的认识,才能保证学研究和学批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2005年第一期的《当代》封面设计焕然一新,长篇小说的作也是一个新鲜的面孔——贵州青年作家王华。不同于许多“三农”题材的作品将焦点放在农民现实层面的苦难,也不同于阎连科《日光流年》等作品那样从整体的角度来解读“受苦人的绝境”,来自基层的作王华将笔触深入到农民的内心世界,着力表现他们的精神伤痛。因为工厂的污染,桥溪庄的男子都患上了不育症,这仿佛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4.
看《当代》     
2005年第一期的《当代》封面设计焕然一新,长篇小说的作者也是一个新鲜的面孔--贵州青年作家王华。不同于许多"三农"题材的作品将焦点放在农民现实层面的苦难,也不同于阎连科《日光流年》等作品那样从整体的角度来解读"受苦人的绝境",来自基层的作者王华将笔触深入到农民的内心世界,着力表现他们的精神伤痛。因为工厂的污染,桥溪庄的男子都患上了不育症,这仿佛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们的头顶,使得所有对幸福的追求都变得脆弱不堪一击。小说把几对青年男女及他  相似文献   
5.
期刊界素有“开门红”之说,指的是新年第一期的稿件通常质量偏高。编完第二期稿件,我们对此说法颇有同感。相对于上期作品,本期让人激动的东西确实不多。  相似文献   
6.
杨志军的《藏獒》(长篇小说)是这样一部小说:合上书本,其形象以及故事仍然于眼前不散,打开书页,却又每每觉其寡味——小说的构思之有趣,与其笔力之钝,不成比例。它若作为底本摄为电影,大概是吸引人的,作为以字为身体发肤的小说,则未免薄弱。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推出了重头长篇,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十月长篇小说·立春卷》,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版)、阎连科的《丁庄梦》(《十月长篇小说·立春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张洁的《知在》(《收获》第1期)、铁凝的《笨花》(《当代》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等,为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令人兴奋的话题。几位“一线作家”各自推出了引人注目的作品。陈应松的《吼秋》(《钟山》第1期,中篇)继续关注底层问题。开篇对于神农架地区自然景观的描写颇具气象,可惜落实到现实批判层面越走越窄,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如《太平狗》一样的简单化和极端化的毛病。不过,这样的毛病更体现在罗伟章的新作《狗的一九三二》(《十月》第1期,中篇)中,小说写饥馑之年一对黄狗母子的故事,无论是人吃人的悲剧,还是母狗忠心护主死于群狼之口的情节,都只能用“极尽惨烈”来形容。作者似乎非常满足于刻画狗的那种源于“物种本能”的“忠诚”,对这种毫无道理可讲的奴性的赞美推崇,在狗年骤增的以狗为题材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不知反映了怎样一种时代情绪。乔叶的《打火机》(《人民文学》第1期,中篇),写得很好看,一些细节见情入微,但缺乏一点力度,想表达的主题没有真正提起来。石舒清的《黄昏》(《十月》第1期,短篇)依然保持着作者亦诗亦散文的风格, 黄昏中的寂寞和宁静被表达得颇为传神。王祥夫的《菜地》(《花城》第1期,短篇)和须一瓜《提拉米酥》(《人民文学》第2期, 短篇)是两篇味道颇足的“小品”,前者如浓汤,后者如甜品,虽然格局都有点嫌小,写作难度都不大,但火候把握得好,让人心头一喜。更让人欣喜的是几位新进作家保持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黄咏梅的《单双》(《钟山》第1期,中篇)继续描写边缘人的偏执心境,冷峻的笔调贯彻始终;李浩的《失败之书》(山花)第1期,中篇)以类似雕塑的笔法刻画出哥哥这个“坚硬和失败者的形象”,笔法凌厉;文珍的《色拉酱》(《山花》第1期,短篇)写了两个女孩之间新奇微妙的感情,文笔灵异;徐潞的《李莫愁们的念去去》(《布老虎青春文学》第1期,短篇)继续书写理想主义情怀,在“80后”写作中独树一帜。——邵燕君  相似文献   
8.
看《当代》     
2005年年初时节,各文学期刊曾有一度"开门红"。然而,从第2期(按双月刊记)起,本论坛在考察期刊时就不断感叹稿荒。本来预期第5期将有收获(大多数期刊会在征订期间展览优势),但结果仍是比较失望。总的感觉是,关注现实的作品根须扎得不深,而偏重艺术探索的作品,太缺乏创新动力。这两个原因应该说是老生常谈, 然而,越是痼疾,找不到根治之方,越会对当下创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本期最值得讨论的作品是陈应松的《太平狗》(中篇,《人民文学》第9期)--值得讨论的并不是这篇作品本身的思想艺术性,而是从中反映出的有关"底层叙述"的苗头倾向。近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转向"底层叙述",而刻意描写城乡之间紧张关系的写作策略也屡试不爽,苦大仇深者往往引人注目。本论坛应属最早关注"底层叙述"的批评者,陈应松的《马斯岭血案》(《人民文学》2004年第3期)曾是我们当年重推的作品。对于其新作《太平狗》,我们原本也抱以颇高的期望,但读过却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该作对城乡对立模式的热衷,遮蔽了对两者关系复杂性的深刻体察,"穷人绝对正确"的非理性逻辑,则使作品止于快意,对苦难的极力展示非但没有达到加强冲击力的效果,反而使苦难抽象化了。以这样一种急切、简单、片面的方式"关怀现实",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现实主义的主旨。随着"底层叙述"逐渐成为文学写作的又一热门,如何讲述"底层的故事"也成为一个必须谨慎面对的问题。这中间涉及到的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真实性与虚构性原则,更反映出作家的写作态度、道德立场、思考层次等一系列深层问题。说到底,与社会民主、平等、公正等原则相关的"底层叙述"首先需要的是诚恳和朴素。如果因题材引人和"政治正确"使"底层叙述"成为作家更好的"入场"捷径,从"为底层说话"到"拿底层说事儿",那么就会令人对整个底层叙述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这是后来者需要警惕的,想必也是有违先行者初衷的。 --邵燕君  相似文献   
9.
本期由主流期刊推出的重要长篇有两个:余华的《兄弟》(下半部的上半篇,《收获》)和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当代》)。《兄弟》上半部推出后,批评界曾一片尴尬,到下半部现身,已是嘘声四起。人们需要讨论的不仅是《兄弟》为什么这样差?更是余华为什么这样令人失望?作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纯文学作家”,其“十年磨一剑”的作品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畅销书,“先锋余华”如何丧失了其独特的艺术品质而顺流而下?这样的退化不仅出现在余华一人身上,而是暴露了相当一批“著名作家”的写作姿态、写作状态和写作能力,由此构成的“余华现象”值得更深更广的反思。严歌苓的写作向以尖锐的女性体验和锐利的语言风格著称,她去年发表在《上海文学》第3期上的中篇《吴川是个黄女孩》将女性的飘零感和游子的漂泊感融为一体,演绎得荡气回肠,是本论坛力推的“2005年压卷之作”。《第九个寡妇》仍然写女性,但是作者显然志不仅于此,而是希望借助抒张女性的“自然本性”来翻转“不自然”的历史——只认人伦亲情、毫无“政治觉悟”的王葡萄在土改时,将被枪决(侥幸未死)的“恶霸地主”公爹藏于地窖二十多年,直到“改革开放”才重见天日,由此翻转了《白毛女》的故事,王葡萄以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守住了人生的“常”。进行如此巨大的历史翻转需要作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力和独立的思考,其依恃的意识形态至少在文本世界里应具有说服力,严歌苓在这方面表现得力不从心。整个故事就靠王葡萄“天性生蛮”的“一根筋”来推动,显得任性而执拗。比起严歌苓笔下的那些在大千世界里辗转挣扎的复杂女性,王葡萄这个“天生地母”般的人物像是从理念里催生出来的,即使有一些鲜活的女性经验填充也如玩偶身上的衣服,其纯之又纯的形象和一往直前的姿态其实很像当年芭蕾舞台上的白毛女和吴琼花。或许是迫于文学评论乃至文学史的无形压力,近来几位以写女性经验著称的女作家纷纷从“小叙述”走向“大历史”(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2005年第6期;铁凝的《笨花》,《当代》2006年第1期)。然而写大历史就能出大境界吗?当年张爱玲就有过不成功的尝试。今天奠定张爱玲文学史地位的并不是《赤地之恋》那样的“大历史”,而是《倾城之恋》那样的地地道道的“小女人”的故事。“底层写作”依然是“主流期刊”的“主流叙述”。《人民文学》第3期又在头条位置发表了罗伟章的《变脸》(中篇)。罗伟章以带有个人真切体验的《我们的成长》在文坛崭露头角,凭以情动人的《大嫂谣》广为人知。这些作品虽带有许多新作家都难免的简单、青涩的毛病,但其真切的体验和朴素的态度仍能打动读者。然而,正如人们所担忧的,随着罗伟章迅速成为“底层写作”的“主力作家”,他的“脸”也很快变了。《变脸》中人物的调门高了,血肉却少了,越来越具有表演性质,文字也愈加粗糙,甚至像个写作提纲。罗伟章的变化再次显示了当前“底层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趋向,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作家缺乏有效的意识形态资源和充足的艺术准备。比如,许多作家试图呈现阶级/阶层差异,但对近年来重新被现实激活、被知识界反思、继承的左翼思想缺乏基本了解或根本拒斥,于是,“阶级/阶层对立”变成简单的“城乡对立”、“善恶对立”,或者一些胡乱的苦大仇深;许多作家关注作为弱者的“个人”,但缺乏坚定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于是,对个人苦难的关注既深不下去又升不起来,一旦个人经验用完,就变成了比酷比惨的“苦情戏”。另外,作家们的写实功底普遍不过关,人物很难立得起来,与此同时又普遍存在着急功冒进的浮躁心态,往往写实还没写好,就一味“超写实”,刚一成名就批量生产。当然,这和我们目前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和发表体制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底层写作”要想在文学的路上走得更长更远,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邵燕君  相似文献   
10.
看《大家》     
本期《大家》中不少小说都颇有可看之处,但却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成为整体上分量足够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