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弘扬真善美一直是语文学科的教育主题,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能引领学生思想、塑造其品格并进行情感教化,对学生文学素养、文化修养以及审美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涉及的生命思考、生活感悟等知识,可以看作一种内在的教育力量,不断端正着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符合全面发展理念中的德育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2.
《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也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性作品,这首典雅哀愁的诗歌自发表以来就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讨论。该诗将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审美元素将《再别康桥》无以言明的意蕴之美推向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本文重点分析了诗歌作品中刻画的离别场景,从徐志摩对剑桥风景、剑桥故人及理想抱负三个维度的情感抒发着手,深刻体会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多重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好素材,判断好题旨、要求,再通过组合、归纳及构思,利用准确、真实或优美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为能够完成一篇合格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文”,高中生更应具备读者意识,在写作中要强化读者意识,不断提升写作技巧。从审美的形式来看,文学作品的诞生实质上是创作者与读者共谋的结果。将读者审美需求融入到创作者的思维中,更能够将作品回归大众常情,让读者得以接受。高中生对读者意识的自觉及对所处环境下对读者审美心理的分析,不仅能够丰富作文的可读性、审美性及大众性,还能够为作文创新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