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革周 《初中生》2011,(Z6):57-61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为了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现将其常见题型归类如下:类型1增长(降低)率问题例1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某市的商品房成交价由今年3月份的14000元/m2下降到5月份的12600元/m2.  相似文献   
2.
邓革周 《初中生》2011,(24):36-39
一、合理分配作答时间中考数学试卷,满分一般为120分,时量为120分钟,题量在23~26道之间,其中填空、选择题约15~16题,解答题约8~10题.一般来说,填空、选择题平均每题花1分多钟,利用25分钟左右的时  相似文献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为了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现将其常见题型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海英  邓革周 《初中生》2015,(18):41-44
一、合理分配时间 中考数学试卷,满分一般为120分,时量为120分钟,题量在24~28道之间.一般来说,填空题、选择题平均每题花1分多钟,利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最后两道综合题用35分钟时间解答,其他中等难度的解答题,利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样共花时间100分钟左右,余下的20分钟用来检查. 二、答题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易到难作答 中考题一般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因此,一般按题号顺序进行解答,当遇到思维障碍的题,思考一两分钟还没有思路时,放一放,先做后面的题,把会做的题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分析有思维障碍的题,后面的题可能激发做该题的灵感.  相似文献   
5.
邓革周 《初中生》2015,(27):50-53
相似图形是初中数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点.现将常见考点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考点1 比例的基本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例1 (2015年金华卷)如图1,直线l1,l2,…,l6是一组等距离的平行线,过直线l1上的点A作两条射线,分别与直线l3,l6相交于点B,E,C,F.若BC=2,则EF的长是_____.  相似文献   
6.
邓革周 《高中生》2015,(6):21-24
统计与概率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下面以2014年中考题为例,谈谈中考概率问题的常用解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用频率估计概率例1(2014年贵阳卷)六一期间,小洁的妈妈经营的玩具店进了一箱除颜色外都相同的散装塑料球共1000个,小洁将纸箱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其颜色,把它放回  相似文献   
7.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许多同学在进行因式分解时,有一种盲目感,不知选用哪一种分解方法.笔者根据多项式的特点谈几种分解因式的技巧,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1.二项式的分解方法(1)常用方法:运用平方差、立方和、立方差公式进行分解.例1分解困式:9。Zb。解原式=(3a)2-b2=(3。+b)(3。b).侈IJ2分解因式:27n。’-8n3.解原式一(3m)’-(Zn)s=(3m-2,。)〔(3m)’+3mx,Zn+(2n尸]=(3m-2n)(gm’+6mn+4nz).注利用公式法分解时,必须牢记平方差。立方和、立方差公式的特点.切记:…  相似文献   
8.
邓革周 《初中生》2018,(3):28-30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还具有旋转不变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与圆相关的某些问题会有多解.请看下面的例题. 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不确定产生多解 例1一个点到圆上的最小距离为4cm,最大距离为9cm,则圆的半径为____cm. 解:该点不在圆上,但没有确定在圆内还是在圆外,应分点在圆内和圆外两种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9.
邓革周 《初中生》2012,(36):20-24
二次函数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生活中的问题历来是二次函数命题的重点.一、求距离例1(2012年绍兴卷)教练对小明推铅球的录像进行技术分析,发现铅球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为y=-112(x-4)2+3,如图1,由此可知铅球推出的距离是m.解题思路:铅球落地时的高度为0,即y=0,铅球推出的距离为抛物线与x轴的正半轴交点的横坐标,求出方程-112(x-4)2+3=0的根即可.  相似文献   
10.
邓革周 《初中生》2014,(6):18-20
正函数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变化规律,并借助函数图像和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初中阶段,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利用函数思想解题的基础,而善于观察问题的结构、挖掘隐含条件、揭示内在联系,并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恰当地构造函数,是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