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导致了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了挑战.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定位,并自觉、主动地调整和转换传统的角色,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改革活动,更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合道德性是课程改革制度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诉求。课程改革中的诸多问题,重要原因就是制度伦理的偏失。忽视地区差异,行政挤压课程民主,实践呼声被遮蔽,是课程改革制度伦理偏失的主要表现。重塑其伦理价值,建构具有生命性、对话性和平等性品质的课程制度,才会实现课程改革的长效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外界的诸多质疑与诘难,正所谓成绩与问题并存。教育历来以教人为善自居,在许多人看来,教育就是好的,就是善的,同样,教育改革也不例外,改革出现问题,人们总是在喟叹社会风气的不好、人的道德水平不高,却丝毫不曾怀疑教育制度本身的问题,即使是在有些许的反思时,也似乎没有人对其初衷表现出一种本原性怀疑,他们更多地倾向于表现出一种集体习惯和集体无意识,并在这种惯习中,继续复写了现实。其实,是否改革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否改革制度的运行在纵容或有意无意地放任了改革的“不适”,值得我们认真思忖。  相似文献   
4.
质的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其在德育研究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变德育研究中量的研究方法独尊之现状,对德育研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革除弊端、体现教育公正。其中,改革的每一步都要以制度伦理来指导,改革的结果也要制度伦理来确认和巩固。课程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课程设计、管理、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制度,也涉及到教育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6.
合道德性是新课程改革制度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诉求。新课程改革中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伦理的缺失。反思新课程改革制度伦理的缺失,重塑课程改革制度伦理的价值,应从制度设计伦理和制度运行伦理两方面对制度进行完善,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特色已成为地方性高校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挖掘大学特色,创建特色大学,已成为众多地方性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然而,众多高校在创建实践中存在着对特色大学概念及内涵认识不清的现象,导致办学中陷入迷失困境.对特色大学的概念、内涵等进行辨析,进一步厘清特色大学办学思路和规律,明确特色大学发展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邢伟荣 《文教资料》2007,(21):128-130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内容有观察学习理论、自我调节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及三元交互决定论,对我国学校德育中德育方法选择、学生活动参与、学生行为调节、德育时空影响及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改革活动,也是一种伦理实践过程。伦理价值是其应有之义和基本内涵,但在实施中课程改革存在忽视地区差异、行政强势推行、实施制度缺位、强弱对比悬殊等问题,有必要对新课程的实施进行伦理价值的追问,建构一种合乎伦理的新课程实施体系,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影响甚重。当前,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冲突,人们往往削弱了价值判断,强化了冲突的负面性,忽视、遮蔽了冲突的建设价值。正视和接纳冲突,彰显冲突的正向功能和价值,对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