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材分析这首古诗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习数字。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古诗。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教学过程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投影)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3~4个学生说)2.在宋朝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便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谁…  相似文献   
2.
3.
4.
设计理念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对写作的要求则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的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中年级强调“能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本次习作设计力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任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声音》,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在课文中学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声音)是啊,自然界的声音美…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对写作的要求则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的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中年级强调“能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颜色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喜欢色彩、热爱生活的情感。2.学习课文的写法,续写课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彩笔、自制课件、课文配乐磁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请你想像一下,如果没有颜色,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师:是啊,颜色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颜色。2.来,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这多姿多彩的生活,感受由色彩装点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吧。学生欣赏课件。(课件内容是:五颜六色的风景、服饰等。时间控制在2分钟之内。)师:看完课件,你有什么感受?(学生…  相似文献   
7.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性强,因此教学设计从具体的水果小金橘入手,针对学生喜欢亲身体验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亲身实践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在交流彼此生活实践中获取新的信息,为习作积累素材,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2.认字17个。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3.同桌互读。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  相似文献   
9.
大一收获     
回首大一, 感到小有收获。刚进大学时, 面对陌生的环境, 陌生的老师, 陌生的同学, 产生了一种孤独失落的感觉, 好像被父母扔到了千里之外, 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好几天晚上躺在床上就想哭。但室友的热情友爱很快驱走了我心中的孤独失落感, 我愁眉紧锁的脸上重新绽放了灿烂的笑容。生理上的“断奶期”我已经过, 心理上的“断奶期”我也熬过去了, 我想我是长大了。大学学习绝对不同于中学, 老师不再是一节节的细细讲解, 而是采取“粗放式”的授课, 课程包含的信息量远比高中的多, 当然我们的学习方法也得相应调整, 变被动的以听为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1.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所以本次练习应同开展购物活动紧密联系,有具体的内容,真实的感受,才可以参与讨论交流。2.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本次设计要努力营造一个现实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的动态交际过程中得到切实的锻炼。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因此,本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变换角色,以便多角度地全面提高交际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橡皮、尺子、铅笔盒钢笔、足球、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