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片青青芳草地。春天,小草破土萌发;夏天,小草茁壮成长;秋天,小草散发芬芳;冬天,小草积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芳草地,细细品味我们的收获吧!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片青青芳草地。春天,小草破土萌发;夏天,小草茁壮成长;秋天,小草散发芬芳;冬天,小草积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芳草地,细细品味我们的收获吧!草长莺飞那么多的词语,又被我们收入行囊了,仔细盘点一下吧!看谁读得准,写得好。(8分)jiàn kāng jiāng yìng guīlǜshēn yín()()()()xīshēng yōu jìng jiào rǎng shān chú()()()()你知道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横线。(4分)山峦·(luán lán)臀·部(tuén tún)卓·越(zhuózhó)拮据·(jūjù)的·确(díde)逃难·(nán nàn)穿梭·(sūo sō)呼吁…  相似文献   
3.
在劳动课教学中,我们采用“四、四、四”制,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中年级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一、四项内容根据大纲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小学中年级劳动课教学主要确定以下四方面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第八册为例谈读写例话的教学□山东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邢毅丽一、整体着眼,把握读写例话的编排特点。义务教育教材各册的编写以训练项目为核心形成训练组,从而体现训练的整体性,而每组的训练重点是通过“读写例话”进行概括的。因此,我们对读写例话的教学必须从整体...  相似文献   
5.
一、校园文化建设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造就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品性的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就书香校园来讲,也就是将阅读融入校园的一草一木,在校园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置身于书香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7.
它是一片青青芳草地.春天,小草破土萌发;夏天,小草茁壮成长;秋天,小草散发芬芳;冬天,小草积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芳草地,细细品味我们的收获吧!  相似文献   
8.
2005年起,我校作为核心学校参与了由李家栋老师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语文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的策略”。《鼓励》一课的教学是该课题结题会上的一节公开课。该课展示后,与会专家、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这节课的背后,承载着艰深的打磨之功,这种打磨的历程可谓“痛并快乐着”,因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相似文献   
9.
《精品课堂》栏目自创办以来,秉承精选课例、展现名师风采、锻造未来名师的宗旨,在呈现形式上不断拓展思路,力求多方贴近教师朋友们的需求。本期推出的口语交际课例分为课例设计、专家评析、磨课经历三部分。“课例设计”以整体形象示众;“专家评析”以旁观者的角度对此项成果所承载的各种价值元素(如,教学的理念、方法、目标、重难点的设定……)进行评述;从“磨课经历”中,读者可触摸到对课例反复打磨修正的诸多细节,如“亮点”是如何形成的,“重难点”是如何过滤出来的,“教学的切入点及方法”是如何筛选出来的……有整体,有深度,有细节,对一堂课例从不同角度给以解读展示,供大家学习研讨。希望各省的精品课例在此绽放自己的异采。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大量的事实证明,一切学识渊博、才智出众的人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可以说,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我校自开展家校立体读书工程以来,走过了一段难忘的阅读岁月,读书已渐渐成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