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些学生尽管成绩很差,但不仅毫无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羞怯自卑”表现,反而比一般学生更“神气”,见了同学和老师,尤其是见了那些经常被老师挂在口头上表扬、封为“优生”的同学和爱以“严师”自居、老是批评挖苦学生的教师,则更是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甚至是“不屑一顾”的神态;对于一切荣誉性场合,他们一是尽量避免参加,二是持玩世不恭的态度,或三五成群,“招摇过市”,  相似文献   
2.
“心理障碍”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因“困惑”、“曲解”和“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要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得首先弄清“病源”。产生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又不外乎“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在认识方面,有对事物本身认识和对事物结果认识之分,在对事物本身认识方面,如一个学生在上课时未能听懂所讲的内容便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又会引起新的抑制,如此恶性循环,久之,必然会导致“厌恶”、“惧怕”的心理障碍。同样,在对事物结果的认识上,如一个学生未能了解数理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会产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