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确定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一部分教师可能忽略或者没有思考过是依据什么标准将某些内容确定为一节课的难点的。很多老师认为教学参考书上所列的难点就是某一节课的难点。实际上.具体情况不是这样的。现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确定一节历史课的教学难点的几个基本原则.并以此向各地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2.
西欧封建领主国家在形成之初,就具有迥异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特点。它不存在庞大的自上而下的官僚机构和官员队伍,也没有属于封建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即军队。这样,西欧封建国家运行的成本较之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低很多。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国家不像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一样拥有庞大的为宫廷和官僚机构服务的官营手工业。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表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的核心内容是考查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现实的能力。下面本文依据教育部文件表述,解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对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的新要求,由此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文综考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第一步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审题的过程,在阅读时要先读设问之后然后再读材料。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在做材料解析题的时候,匆匆忙忙读材料,再对照设问来回答问题,这样,往往会搞得思维混乱,占用了宝贵的时间材料是材料解析题赖以存在的勃提和基础,可以分为史料、文物、诗文和图表四类,材料的内容大致上包括题头、正文、注释、出处等。  相似文献   
5.
很多同学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感到很头疼。其实针对很多历史事件,有很多名言,这些名言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表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并且睿智幽默。记住一些名言,可以在历史学习中引入更多的人文色彩和清新气息,在会心一笑中把握某些历史事件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首先请看两个例子。 例一:(2008年高考全国卷1·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知识难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厘清这些知识难点及其联系,有助于学生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进行历史总复习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少有能够把古今中外的历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专题(不是那种生硬的机械结合在一起的专题)。但是,有一个问题,贯穿古今中外,出现多种现象,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一个——封建的自然经济。本文拟讨论这一问题,希望能加深我们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基本原理的理解,即"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  相似文献   
9.
10.
很多同学在高三备考的过程中发现.在近几年的高考和2010年高考前的历次大考中.有一类选择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首先请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