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邱明霞 《学周刊C版》2010,(11):141-142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心理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指的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信心和毅力、理想态度、自尊心、荣誉感、纪律性等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取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始终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多关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2.
邱明霞 《林区教学》2011,(11):29-30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给我们一线教师既提供了发展和创造的大好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新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力被激活。也为教师提供了更科学、更完善的科学体系。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对教师知识体系的要求更大了,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一个优秀的文本或文段往往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善于采用归纳、推理、演绎等逻辑方法,紧扣关键段、关键句和关键词,关注微言大义,揣摩弦外之音,注意辨别和筛选。能否捕捉存储的有价值的阅读信息,是衡量阅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