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关于独立学院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建设做了一些思考:一是科学合理定位,确定发展目标;二是依托地方经济,构建专业特色;三是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四是挖掘团体优势,创建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2.
"教授治校"的历史积淀和制度供给能力的增强,使高校教师在决策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日益凸显。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结构性失衡、利益群体的分化以及教师内在角色的冲突,影响教师决策参与机制的建构。建立健全决策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机制,构建网络化的决策参与机制以拓宽教师的决策参与面,是高校教师参与决策机制创新的现实取向。  相似文献   
3.
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从重知识到知识、能力并重的飞跃,从知识、能力并重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的飞跃。这两次飞跃并非简单的概念叠加过程,而是艰难且复杂的发展过程。即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知识直接内化为素质。素质作为教育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不同于知识、能力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内在性。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素质教育需要有“丰富营养”的教育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真正达到“内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内化”意识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从重知识到知识、能力并重的飞跃,从知识、能力并重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的飞跃。这两次飞跃并非简单的概念叠加过程,而是艰难且复杂的发展过程。即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知识直接内化为素质。素质作为教育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不同于知识、能力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内在性。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素质教育需要有“丰富营养”的教育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真正达到“内化”的目的。一、边缘意识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