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对在西部偏远山区中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偏远山区建设的结合,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广义概念,在建设中把握的原则,开展的步骤,以及在各行业中如何进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在西部偏远山区中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偏远山区建设的结合,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广义概念,在建设中把握的原则,开展的步骤,以及在各行业中如何进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社区生态旅游正在成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主要指以社区为主体开发的生态旅游方式,旅游主要收益能留在社区,部分收入能用以支持生态保护。目前,社区生态旅游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且多以表层研究为主,缺乏综合的系统研究理论,缺少系统方法论的理论支撑。在社区生态旅游研究中引入干扰理论,对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和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以探索在多目标、多角度的复合条件下如何将干扰转化为驱动力,构建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中的连接度与连结度、区域结构优劣的评价尺度、尺度效应三点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本文主要提出其概念、影响因子、两者的关系与数量化的计算及其实际意义;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区域结构评价的测量指标体系;建立区域稳定性的时空尺度效应和区域复杂系统的尺度延展效应两个观测研究要点。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作为一个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空间地域,其规划发展涉及到旅游地的空间区位和环境、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对比、旅游市场的空间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总体布局、旅游项目的空间定位、旅游线路的组合设计、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等空间配置的诸多方面。这些规划要素的空间组织是在区位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理论指导下,采取系统分析法、旅游竞合及协调共生分析法、ASEB栅格分析法等,进行空间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旅游地发展的空间组织机理,促进旅游地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