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茅盾先生说:“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可见,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记叙文中恰如其分地描写景物,可以使人物和事件更加生动,更有真实感,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讲清景物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一、以描写景物交代时代背景任何作品都是反映一定的时代现实的,作者若能把握好要描写的景物,就能使读者从景物的描写中看出时代背景来。如《粜米》开篇写道:“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这段文字既显示了农民粮食丰收的景象,又交代了江南水乡  相似文献   
2.
一、以人物衬人以人衬人,就是以次要人物来村托主要人物。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第8册)一文中,通过对次要人物渔夫一次次屈服于他的老太婆,不敢违抗她  相似文献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亦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具体落实课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忽视的偏差使语文教学的方向迷茫了。  相似文献   
4.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亦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课堂上,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平等对话,就是合作;阅读时,围绕课文核心,声情并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衔接,往往运用过渡的方法。“过渡”像纽带,似桥梁,使文章脉络清晰,前后连贯,结构完整,逻辑性强。现就小语教材中出现的过渡方式浅析如下: (一)承接式如《中条山的风》中“班长看出了我的情绪,找我谈心来了。……”这段话的上文讲了面对中条山的风,“我”有了思想疙瘩;下文讲班长他们来到这里安家落户,盖房种树时的情景,解开了“我”的思想疙瘩。可见,这个过渡段成了衔接上下内容的纽带,承接自然。 (二)递进式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  相似文献   
6.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素质。根据“大纲”的基本精神,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只有依据语文教学规律,科学地处理好五个统一,才能全面完成“大纲”提出的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切实打  相似文献   
7.
科普小品课文也就是科普说明文。它通过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小语教材中选编的说明文,非常讲究有效的说明艺术,把客观事物的性质、形状、规律,把事理的含义和特点概括地、真实地反映出来。现就一些实例浅析如下: 一、解释概念即通常说的“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和特点作出规定性的说明。如《太阳》一文中,作者对“水蒸气”、“云”、“风”的形成情况作了如下的解释:“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相似文献   
8.
先扶后放举一反三──《寓言二则》段的教学福建邱启行,邱衍霖《寓言二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五册第七组的首篇课文,其读写训练重点是“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因此,本课教学重点应当复习、巩固、运用“读懂每一句话”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揭示寓意...  相似文献   
9.
三、课堂状态的"失位"倾向 [倾向1]廉价鼓励代替了激励评价,简单随意教条.一堂公开课上,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识记完生字后,让他们在教科书的生字田字格中描写生字.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开始低头认真写字.教师来回走动于座位之间,时不时地说着:"某某某的写字姿势真棒,老师奖你一颗‘写字星'."于是,没有得到‘写字星'的学生比得到星星的坐得更端正了,还时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扫着教师的身影,希望老师会在他身边停下,并奖给他一颗星星.可是过了不久,教师竟然发现,写字姿势不端正的竟都是得到星星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