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鲁迅的著名小说《药》的主题思想,课本注释①中有一段提示:“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与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显然,搞清作品中革命者与群众的“关系”,是理解主题的关键所在。在学生通过自学初知故事梗概后,我按这样三个步骤引导学生揭示并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1.先让学生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2.
有的老师在讲《诗经·硕鼠》时,一不讲比喻,不用形象思维,一开头揭示全诗主旨时就说:“硕鼠,就是奴隶主。”接着在尔后的讲析过程中便索性丢开“硕鼠”而径直地称“奴隶主”了。二不注意诗歌重章迭句、反复吟咏这一艺术形式,只是在讲析全诗以后归纳表现手法时才指出:“这种形式,便于所抒发的感情在反复中得到加深。”如何“加深”的呢?学生并不清楚。有些影响较大的教学参考资料,在提到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