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最具影响力、最具创造精神和最著名的教育家,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教人求真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的师德风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堪称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和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实验→质疑→再实验→得出结论,达成共识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课是微时代的教育产物,是基于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碎片化等理念下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教学活动视频或教学活动片段视频。以微课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类似于"先学后教"的电子版;微课不能代替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常规教学,也难以承载学习方式转变的任务,仍主要适用于学科辅助教学或扶强补弱。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发应用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开发非高考学科微课程;二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设教学教研资源库。  相似文献   
4.
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2010年12月20-26日在福建教育学院隆重举行。这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规格最高的全省性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得到了各设区市教育局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响应,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为总结大赛的经验教训,推进全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本刊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启示录征文大赛。征文启事在福建省教育厅网站等发布后,引起很大反响,来稿踊跃,现择优先刊登部分征文。敬请广大读者抓紧在截稿日期之前继续奋笔应征。获奖作品将在本刊相关栏目及闽派特色教育研究所网站(www.mpjyyjs.com)上展示,并举行颁奖仪式和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三年级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亮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教参,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借鉴。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是摆在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前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组织教学,本刊收集了一些案例分期刊登,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厦门是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因此,对台交流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厦门市教育局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构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平台,开创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走进福州市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的治学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扩充“五路探讨法”的内涵,将其衍生出来的三种学习方式指向教师的教育理论成长、教育实践成长和教育反思成长三个非常具体的领域,以此探索促进农村教师自我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31日和2012年7月18日福建省政府和教育厅分别下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闽政(2011]26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以试点改革引领中小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12)42号),要求2012年底前,所有中小学校必须按规划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任何学校、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擅自调整课程计划,明确提出“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相似文献   
10.
·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岗位,着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 ·中小学职称并轨,小学教师地位与中学教师等同,更为公平,有利于中小学教师流动; ·向农村倾斜,有利于农村教师扎根农村任教,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