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前,教育界根据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对如何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正在展开热烈讨论,本文拟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入手,谈谈当前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早已指出:社会的上层建筑必须反映经济基础并积极为基础服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教育一向被理解为上层建筑,近来的研究认为:教育就其方针、政策、制度等方面说,必须反映经济基础并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的科学。本世纪初,即以新兴科学的姿态出现于欧美,传播于全球。我国解放前已把教育测量与统计列为高、中等师范院校的必修科,但解放初因精简课程而停开。近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决定恢复和发展这个学科,并把它列为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生的专业之一(后又扩大为教育科学研究法)。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接受了培  相似文献   
3.
一 改革的原则 (一)学校课程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大工业生产中劳动变换是不可克服的自然规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把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起来,不仅是增加  相似文献   
4.
教学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认识论的提出(一) 教学论通常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做它的方法论基础。为了提出教学认识论,要先略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论点。一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自然界和社会是被认识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活动叫做实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前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世界观,在大脑中所积累的思维方法,便成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人们要用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所以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都列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后人如要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就要把原属于主体的思维作为客体来学习。二是实践第一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检验真  相似文献   
5.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历史,如果从法国比纳于1905年发表的《智力量表》算起还不足百年。但在这之前,已有英国菲奢于1865年发表的《重要学科量表集》,美国莱斯于1897年发表的《拼字测验》和美国桑代克于1903~04年发表的《学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比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如何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提得更高。现在必须弄清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笔者认为: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教育应当是计划教育。本文就是按照这一观点,开展下列各方面的论述。一、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本认识教育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早已指出:社会的上层建筑必须反映经济基础并积极为基础服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斯大林则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提出:上层建筑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而折光地反映生产力的理  相似文献   
7.
一、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向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最近的五年内,先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推进物质文明当然要靠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得到了十分良好的提高,从而,也引得我们对于电的用量越来越大,对于用电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要确保输配电路可以正常的运行,但是对于此,我们又该如何做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此篇文章便针对输配电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出了详细的方法与分析,希望此篇文章能够对于以后的用电问题以及故障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的科学,本世纪初即以新兴科学的姿态出现于欧美,传播于全球;近几十年来又有迅猛的发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把它列为现阶段教育科学中的尖端科学之一。该校的桑代克和哈根两位教授合著的《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第  相似文献   
10.
教学信息论     
信息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中,对信息的认识与掌握水平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信息爆炸的条件下,人们借以获得知识的教育体制将起重大的作用。目前的教育与培训体制不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同样是存在着信息的一种时序列,因此研究其中的信息,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现实中的一个不应回避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教学信息论”这一命题,并试图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着重阐发产生并存在于教学过程这一“人——人”系统中的教学信息的转换和反馈两大环节,以此对教学过程作些新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