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认知风格: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业成就是学生对某门学科或某组学科经过学习以后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本文拟就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风格 (简称FDI认知风格 )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陈述管见。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不是一种能力维度 ,不是一种价值维度 ,也不是一种心理健康维度 ,而是反映了横跨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之间的认知方式 ,并无优劣之分。① 但是 ,认知风格决定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 ,它不仅决定个体接受什么类型的信息 ,而且决定如何解释、判断那些信息和如何对信息做出反应。因此 ,在学科倾向、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和信息加工等方面 ,具有场依存性…  相似文献   
2.
论保护教育产权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教育资源短缺是约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是明晰和保护教育产权。文章在陈述教育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认为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增量的渠道中潜力最大的是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分析了资本市场与高等教育“联姻”的内在动机、教育产权成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瓶颈”的原因,并就如何完善立法、保护教育产权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试论现代认知负荷结构理论对减负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谈论的话题。从陶行知先生反对“死读书”解放学生,到毛泽东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到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强调了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发表以及教育部一系列决议的出台,“减负”之风已席卷全国。笔者认为,减负要抓本质的东  相似文献   
4.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人类不断地创造发明,善用智慧的结果。毫无疑问,未来社会将对劳动者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熟练地驾驭现代生产力,为了创造更加光辉的文化,我们不仅要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可说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创造力的发展与培育,实为教育上的一项重要目标。遗憾的是,传统教学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认识及培养。传统教学的主要弊病在于把知识硬塞给学生,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靠死记硬背灌输规则和定律,致使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思维极少创造性,经常的是一些程序的盲目重复,严重地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格式塔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提醒我们,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社会快速变迁和高等教育制度转型的背景下,第三级政府举办的地方大学在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大学,地方大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利益相关各方博弈和学习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知识创新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因此在知识传递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而增强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联系社会的现实需求阐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意义,针对当前教育的现状论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当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提出使用文本相似度算法与DBSCAN聚类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聚类,实现对文本的管理。首先对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和分词操作,在分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特征词汇,而有些特征词汇对文本特征的表达并无实际意义。因此,在文本特征提取过程中根据特征词汇对文本特征表达的贡献度进行取舍,以提高文本聚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利用TF IDF方法对特征词汇进行加权,并且对文本进行相似度计算,将相似度低于阈值的文本作为孤立点进行处理。利用DBSCAN算法对文本进行聚类,将相似的文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员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化,才智已经成为竞争力的基础。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正在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上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开始崛起,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转型中的经济模式要求组织能够敏锐的觉察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收集、融合和运用知识、技能,高效地管理知识,使之为组织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后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增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到愈来愈普遍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一学习理论的发生根源与逻辑起点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