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不论在初中还是高中都非常重要,也是初高中具体数学内容中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研究的函数以二次函数为重点,师生重视,掌握得较好;在高中阶段,二次函数除在二次不等式部分略有涉及外,已不再单列,更多的是穿插在其它内容中.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二次函数有关内容,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存在着脱节现象,即高中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运用不顺手,有时甚至束手无策,即使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识及运用水平、思维层次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呈现较强的思维定势.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初高中数学内容中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研究的函数以二次函数为重点,师生重视,掌握得较好;在高中阶段,二次函数除在二次不等式部分略有涉及外,已不再单列,更多的是穿插在其它内容中,这样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容易产生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更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即将到来,一线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还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职责主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实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养成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但一位经济学家却说 :“一流企业制定 (产品 )标准 ,二流企业 (按标准 )制造产品 ,三流企业加工产品 .制定标准赚大钱 ,制造产品赚小钱 ,加工产品赚零钱 .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制造企业 ,因为没有核心技术 ,没有知识产权 ,只能按人家的标准生产 ,即使中国成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中国企业也难与世界一流企业竞争 ,充其量只是人家的赚钱机器……”.话是否对 ,应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由此想到数学教学 ,按这位经济学家的说法 ,我的理解是 :定义、定理、公式就是历代数学家已制定好的“数学的标准”,套用公式、定义…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B)第九章为立体几何内容,其中安排了空间向量一节,安排这部分内容,除了向量作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利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非常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题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的第一小题是一个选择题,原题如下:已知△ABC,若对任意t∈R,BA-t BC≥AC,则△ABC()A.必为锐角三角形B.必为钝角三角形C.必为直角三角形D.答案不确定1题解回放文[1]给出了此题的一个“基本解法”和一个“巧思妙解”.两种解法的起点都是向量模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引子2008年,注定要被历史记住的一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有幸在这一年送走了又一届学生.因为带高三,复习时做了一些题,即使考后,仍不由自主的关注2008高考题,看到山东理科第22题,心有所触,不揣冒昧,试呈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
反函数是高一函数的重点和难点 .高中学生开始学习如何比较系统地研究函数 .研究一个函数 ,其内容不仅包括函数的三要素、图像、性态特征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 ,还应包括其反函数 (是否存在 ,是什么等 ) .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索 ,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今天 ,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是否存在 ,是什么 ?无疑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此外 ,由于反函数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和互逆性特征 ,故反函数又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逆向性的良好素材 .因此 ,反函数既是学生学习函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切…  相似文献   
9.
题 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的第一小题是一个选择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引子:2008年,注定要被历史记住的一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有幸在这一年送走了又一届学生.因为带高三,复习时做了一些题,即使考后,仍不由自主的关注08高考题,看到山东理科第22题,心有所触,不揣冒昧,试呈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