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有些学生成绩低下,发展水平不高,与其抱怨他们的知识基础差,缺乏智力,不会学习;不如归因于他们学习积极性低落,缺乏动力,不爱学习。为了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认识和发展,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的内驱力——学习动机及其激发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完整的认识。这是教师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不妨从叙述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同志教学《春》这篇课文,是怎样激发学生认识和发展的需要和动机来探讨问题。课的序幕一拉开,她深情地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起春,我们目瞄仿佛呈现出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满大地的美丽景色,就会感到有无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区小学整体改革,正在更大的范围内持续、纵深地向前发展。回顾四年来的改革实践,把它置于全国小学整体改革的背景下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改革的方向和性质上,它具有各地小学整体改革所具有的一般特性;在改革的类型、主题的确立上,它又具有若干独有的重要特点。重视并理清这一改革的构建轨迹和特色,无疑是很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涵义·结构·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化人",在于不断满足人的生命精神成长、生命质量提升的需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构建与之匹配的学校文化.因此,对学校文化涵义、结构和品格的再认识,有利于规避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推动课程改革深入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变革的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课题。专就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中小学教学改革而言,一种科学的能够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教学理论,如果不能构建起一个可以供教师操作的教学模式,它就不可能快捷地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转化成为变革教学实践的物质力量。因此,就教学模式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试作抛砖引玉式的探讨,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它要求教师把教学工作的重点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组织阅读训练,学生则应由单纯学习知识转向锤炼阅读能力。一能力是运用知识或经验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的构成有知识、技能的因素,又有智力的因素,是在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训练而形成的。所谓阅读能力,是指人们顺  相似文献   
6.
在课的开端,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唤起学生学习新教材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兴味盎然地进入学习,并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强化,使学生自始至终浸沉在引人入胜,孜孜以求的学习气氛之中。 请看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教学《春》这篇课文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的: 课的序幕一拉开,她就深情地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起春,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文人用彩色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说到这里,她略作停顿,给学生得以回想浮现学过的赞春的佳作。接着以提问杜甫在《绝句四首》之三、王安石在《船泊瓜洲》、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中是怎样描绘春天的为引子,领着学生吟诵起这三首传诵千古的绝句来。同学们齐声吟唱,心驰神往,宛如进入了诱人的春的意境;师生情感交融,浑然一体,汇集为热爱春光的感情激流。  相似文献   
7.
由于教师教学态度、方式的影响,自身以往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积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步形成相对稳固的、带有倾向性的“追求成功“或“避免失败”的学习行为模式。本文拟就这两种学习行为模式对学生后续学习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追求成功”的学习行为模式作些探讨。这对医治日趋严重的“厌学”综合症,活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或许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是作为“生活教育论”的方法论而提出来。陶先生创建、实践“生活教育论”,旨在探求一条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与人民大众生活相结合的道路,使教育为中国社会生活的“向前向上”发展服务。从本质来看问题,“生活教育论”是一种变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贯串其中的基本思想,是摒弃传统的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学校教育,创造现代的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学校教育。我们学习和研究陶先生的“生活教育论”思想,必须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基本途径作了高度的概括,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小学教学要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必须从学制、课程、教材、教法以至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根本的改革。对此,我们既要持坚决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校教学质量观的核心涵义应该是学习主体与教学主体共同生长与发展的双赢教育生态。校本研究的价值在于催生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个体化全面素质和学校特色化全面质量。构建一个完整的反映校本研究构成元素的角色、功能及其运行机理的操作模型,乃是实现校本研究价值追求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