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生态公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具有丰富而又深厚的时代内涵与历史意蕴,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人,是自然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规律的遵循者,是现代公民生态性、社会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体.“生态公民”的价值在于其是美丽蓝图的描绘者、美丽现实的引领者和美丽愿景的勾勒者.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的,是主体的属性和状态。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主体性表现在对绝对主体的批判,对理性主体中心的批判,对主体同一性的批判等。这表明后现代主义的主体观是主张主体间性的主体而不是孤立的和绝对的主体,强调的是主体的创造性而不是固守箴言,倡导的是多样性主体而不是普遍性主体。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德育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人文关怀是对大学生生命、生存、发展现状的积极关注,是对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实践的主动关照,是对大学生适应、发展和创新能力的热切关怀。加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关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人文彰显,是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美丽中国不仅需要公民的美丽行动,还需要公民的美丽心灵。为了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亟须加强对公民美丽心灵的培育。公民的美丽心灵既是引领生态行为的导向,重塑社会心态的桥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公民美丽心灵的培育内容包括敬畏自然的生态心、回归本真的立美心、善待万物的平等心以及天人合一的和谐心。我们需要从切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广泛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四个路径入手开展公民美丽心灵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其美丽心灵亦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生态公民的美丽心灵有着丰富内涵,是生态实践的积淀内化、内心世界的完美呈现与自然世界的美丽之源。美丽心灵的存在又有着现实性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要求与生态正义维护的情感祈求。生态公民美丽心灵的意义在于其是对中国传统生态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是美丽中国的道德内核。  相似文献   
6.
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企业生态文化的培育既是塑造企业生态人的必由之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时代选择,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有力保障。我们需要从树立企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价值理念,践行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重塑企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的生态形象三个方面开展企业生态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