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全球的发展,是种种令人措手不及的本质性变化,其变化的速度与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价值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一直探索“有效德育”,寻找德育的黄金分割数0.618,让德育更有吸引力,给予每个学生恰如其分的引导,使我们在飞速变化的德育环境中,有智慧而从容地育人。  相似文献   
2.
所谓耐受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做事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某一儿童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可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某一民族儿童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那么儿童心理的耐受力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只能从挫折中来,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儿童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在教学中,要深入探索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把思想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者融为一体。 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新课。社会教学大纲要求,要注意寓思想教育于社会常识教学之中,因此研究小学社会课思想教育内容,对于培养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爬行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国外60年代就有较多的报道,国内起步较晚。80年代初才陆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自1980年至1996年,我国已研究的爬行动物染色体的种类共60种(包括亚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6%,分属于4目12科33属。其中龟鳖目3科8属11种,约占全国种数的39%,蜥蜴目5科10属24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8%,蛇目3科14属24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1%,鳄目1科1属1种(本目我国只产此一种)。  相似文献   
5.
浅谈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素质教育江琳满小螺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它的出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本文就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的实施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一个人生来所具有的解...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主题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教育为其提供了基本的动力资源。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的作用是自明的;对于自然的作用,教育则是以人的教育的自然价值观为中介的。此外,教育又是一定社会中人的教育,它势必要力显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对人的素质要求。以此观点观照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主题,其图景清晰可见:1.从教育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并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特征,可解析出“学会学习”的主题;2.从教育、人、自然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问题,可解析出“环境教育”的主题;3.从教育、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可解析出“和平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想起陶行知     
满小螺 《生活教育》2012,(17):40-41
一以前听过一个笑话,也是一件真事儿,说是1960年出生的一个表姐没有上大学,后来就当工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唉,我算是被"四人帮"耽误了。他的弟弟,比她姐姐小两岁,已博士后了,听见姐姐的话,就反驳她,"四人帮"怎么没耽误别人,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又称青春发育期,是人从童年向成年转变和过度的时期。性的生理发育和性的心理发展趋向成熟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进行青春期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作。主要从掌握五个原则三项技能入手。  相似文献   
9.
《诗经》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开端,其创作手法对后世诗歌的体裁结构和语言艺术等影响深远。文章以《小雅·采薇》为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深入理解诗中蕴含的象似性特征,关注诗篇结构和认知思维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译作对于原诗中象似性原则的忠实程度再现,探究译者为呈现原诗的形式与意义所作的语言选择及其表达效果,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提供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未来10年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立足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大背景,针对当下教师在"学生为本"理念及教师修养及教育服务、教育个性化等专业成长内容缺失、教师素质的弱项及今后教育发展需要上特别下足功夫,如儿童教育能力、教师"身教"能力、美育、创新能力、国际视野、教育服务能力等,谋求教师专业成长契合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