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法律上,我国的土地分类主要按土地的用途和利益性质两个标准进行。按照用途,土地被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依土地利益的性质,土地被分为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2002年的《土地分类》(试行)中的土地分类以服务于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以生态功能为主的生态用地被作为"其他农用地"对待。2008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设12个一级土地利用类型,也未将生态用地作为独立的地类。为此,法律应明确公益性用地的层次,将生态用地作为独立的地类,且为层次较高的公益性用地。  相似文献   
2.
法学论文写作能检验学习效果,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能培养和提高法律素养.锻炼法学论文写作能力的首要一环在于培养选题能力.法学论文选题应以学术性为出发点,符合法学专业导向,以小选题为原则,以实证分析型的选题为主,同时能很好地折射出论题.  相似文献   
3.
要约的法律效力不同于要约的拘束力,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要约的拘束力和要约的赋予效力。要约的拘束力指要约对要约人所产生的约束性义务,要约的赋予效力指要约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所产生的权利,包括要约人的撤销权和受要约人的承诺权。此外,还区分了受要约人和承诺人、要约失效与要约消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