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学习领域:德国职教改革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习领域是20世纪90年代德国职教界根据新时期行业和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所进行的综合性教学改革。它强调以职业行为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制订教育计划。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主张以突出实践性为特征的整体性学习代替传统的学科学习。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衔接应抓住三大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完善我国的学制填补了空白,也是构建普职沟通的“立交桥”的奠基工程之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诞生也必然会给职业教育带来许多新的实践和研究课题,中、高职的衔接就是其中之一。研究中、高职衔接要抓住具体衔接中的关键节点,才能有较高的起点、较开阔的视野,才能较深入地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3.
弹性学制及其实施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分析了弹性学制的内涵,实施弹性学制的必要,认为学分制问题是实施弹性学制的关健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德国认为专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培训,是德国取得经济成就的重要基础。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双元制”为主的,它是一种培养高质量技术工人,以保证产品质量,保持国家经济竞争力的职教制度。德国引以为自豪,也为世界所瞩目。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一切事物都...  相似文献   
6.
一、“普职渗透”的实践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从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有计划地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改革,将部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高中,并在普通高中内部进行“普职渗透”试验。90年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逐渐升温的“高中热”的影响下,也开始引进高中课程...  相似文献   
7.
“教学工厂”——新加坡职业教育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工厂”,这是产生于新加坡“德新学院”的职教新概念。 “德新学院”成立于1982年,是德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德国联邦经济合作部所委托的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筹建,具体负责的是经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