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郑少斌 《新教师》2019,(8):46-4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与剖析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变式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变式通过变中发现不变来学习抽象化和以不变应万变来学习公理化.中国课程常常采用一题多解,而美国课程出现一题多解机会较少.一题多解作为问题解法变式,是长期存活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的中国数学教学的小策略,但任何数学内容都可以借助问题变式,使得方法理解得以深化和广化,推广到全部数学方法体系建构.一题多解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有:效果真实而有效;能够更广义地构建数学方法体系;有实践之根,因而能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有本土之脉,因而有长期存活于本土文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重评黄遵宪与丘逢甲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遵宪和丘逢甲同是晚清客家名人,“诗界革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两人自1889年京城相识便结下了忘年之交,在此后的十几年里经常书信往来和诗歌酬唱,交情甚笃。学界对他们的交往有着不同的解读,或认为“诗坛争雄”,或认为“亲密无间”。通过再梳理黄、丘的文字因缘,提出了黄、丘的诗歌酬唱和交往是自觉的,彼此并无意于诗坛争雄,但唱和的频繁程度和唱和中大量用典的现象,给时人造成了诗坛争雄的印象观点。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评价黄、丘的交往,即回归他们本身,回归晚清粤东客籍诗人群体,回归诗歌以及“诗界革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