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河南省本科院校教学名师的群体特征是"三高",即年龄比较高,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比例高,约占七成以上;学历层次高,接近半数都是博士研究生毕业。究其形成原因就在于教学名师的成就需要长期的积累,教书育人应持之以恒;受传统性别文化的负面影响,巾帼建功需付出更多;学历与素质息息相关,学高与德高相得益彰。基于对教学名师群体特征的正确认识,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把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要以青年教师为重点,要着力克服女教师发展的障碍因素,把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作为有效途径。此外,还应加大对教学名师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阿伽西主张科学是现代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提出了既反对科学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的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多元论以批判理性精神重视审度科学及科学的文化价值,提倡科学无需畏惧形而上学,试图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并促进科学文化的进步。但多元论无法确定符合当前需要的答案标准,又容易走向文化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科学中的审美与想象的分析,说明审美与想象在科学中的推动作用及其受控特性;通过阐述艺术与科学有共同的基因并对科学审美想象力培养有较大助益效应,进而提出通过艺术培养科学审美想象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