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众传媒:青少年面对的“双刃剑”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与盛行,接触媒介成为当代青少年自由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相关调查显示,自由时间经常从事与大众传媒有关的活动的(看电视、阅读书刊杂志、玩电脑、听广播等)青少年的比例高达75.2%,青少年网民占了网民总数的82.1%,北京、广州等地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这些数据表明,当代青少年媒介接触行为非常频繁,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生涯规划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内部因素。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团组织优势,从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成才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等方面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回顾了浙江独立学院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从制度的深层结构、制度自身以及行动者三个因素入手,阐释了浙江独立学院发展变迁的逻辑,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发展的深层结构、独立学院发展的路径依赖以及独立学院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得出结论认为:浙江独立学院的产生受制于宏观的"制度的深层结构",其产生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现象,同时是政府、民间、社会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各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践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广泛的社会意义在于教育实践的普及推广并取得实质性成效。近年来,在学界、教育界先知先行者的开拓推动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践显示出生机与活力。本文力图描述当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实践的概况、特点和不足,提出下一步推进教育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6.
当前高校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高风险社会"所带来的危机常态化和"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围观普遍化,对高校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